市場上各式的瓶裝水
據近日媒體報道,6月4日苯酚泄漏污染新安江事件引起人們高度關注。而后,6月5日再次傳來消息,杭州另一水源南苕溪又遭污染。6月6日早上,杭州市政府告知市民要搶抓時機儲水。近日,杭州超市中低價位礦泉水幾乎賣空,杭州市場的瓶裝水瞬間緊缺。
除此污染事件,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出行時,選擇瓶裝水的也大有人在,甚至占大多數,主要原因歸結為瓶裝水攜帶方便,而這個重要原因也不斷促進著瓶裝水在市場上的需求和占有率。
20世紀70年代之前,青島嶗山礦泉水廠是我國惟一的瓶裝水生產企業。進入90年代,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瓶裝水的需求量大增,年速度增長保持在20%左右。市場需求的擴大極大地促進了瓶裝水行業的規模化發展,而且我國瓶裝水市場所蘊藏的巨大潛力也吸引了許多國際資本的眼光,競相進入我國瓶裝水市場。
追根溯源,西方的瓶裝水最早是以奢侈品身份出現。19世紀,如今屬于雀巢集團的vittel礦泉水是因其有助于治療肝病、膽病、腎病,才獲得了政府許可。隨著工業技術革新和規?;a,在這些直飲水系統發達的國家,瓶裝水漸漸被認作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天然、運動、便捷、純粹,也漸漸走向大眾。
瓶裝水:升溫同時增迷惑
不知從何時起,瓶裝水家族迅速壯大,名字也五花八門:深泉水、山泉水、蒸餾水、蘇打水、鈣離子水、負離子水、海洋堿性離子水,還有頻譜水、磁化水,甚至是納米水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飲用水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飲用水的種類也隨之增多,每一個飲用水生產商都妄圖賦予這種水一個特殊的“稱號”,但是,這些形形色色的名稱背后,飲用水的本質如何?難道真像廣告語中所說對健康如何生效,經調查發現,在這些飲用水產品中不僅有國內的,也有來自國外的,不僅有普通工藝的水,也有號稱高科技的水,不僅有普通水源地的水,還有來自高原雪山等一些特殊水源地的水。
瓶裝水行業升溫,競爭自會激烈,市場也就開始變得魚龍混雜。
在國際市場上每升價格相當石油4倍、牛奶6倍的優質飲用礦泉水,發展仍呈增勢。由于廣大消費者愈來愈重視日常飲料與身體健康、健美、營養的關系,飲用天然礦泉水正日益向多樣化、營養化和天然型方向發展。
在瓶裝水市場,從礦泉水、純凈水、山泉水或者說人造水、天然水,賣水者賣得花樣百出,消費者喝的同樣五彩繽紛。品種戰、價格戰、明星戰、渠道戰、終端戰、資本戰,一路走過來,水市場從零開始做過了百億元,堪稱繁榮至極點。面對興旺熱鬧的現狀,市場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瓶裝水的潛力也將會無限的開發出來,市場也會隨之變得更加多元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