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文靜)昨天,被稱為主燒派代表人物的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云,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環保展上向記者介紹,目前本市多數垃圾焚燒廠選址都不合理或不理想,最終的選擇是政府平衡居民等多方利益的結果。
徐海云昨天在環保展報告會上指出,“我們的垃圾不是分得不好,而是分得很好”,“我認為,中國建設垃圾焚燒廠是大勢所趨,而且現在到了必須全面建設的時機了”。這位一直被媒體冠為主燒派專家、被反燒派專家和居民質疑的學者,直言自己的觀點沒有任何問題,“我認為現在大家的認識上是有錯誤的,同時在輿論的引導下,也一邊倒地堅決反對焚燒,我說要燒,是基于目前的國情和實際的實驗結果來說的,二噁英肯定有,但是就像我之前說過的,吃烤羊肉串還有二噁英呢”。他認為,這是不能回避的問題,在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都普遍建設焚燒廠。
但是針對北京市的垃圾焚燒廠的布局和選址,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了疑問。
徐海云所在的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負責北京市垃圾焚燒廠的規劃建設,但地址的選擇和環評并不是由他們負責。
作為魯家山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參與專家,徐海云坦言,魯家山項目最終能上馬,是平衡現實的需要,也是無奈之舉。他說,“魯家山是扇形收集面,收集面小,而且地方偏遠,將來的運輸成本非常高,而這最終的代價必將由北京市民承擔。”
他總結說,目前北京市的幾大垃圾焚燒廠都存在選擇位置不合理的情況,但是也必須理解,因為一旦垃圾焚燒廠的建設受到居民反對后,主管政府必須考慮民意,來平衡方方面面的利益和關系,最終的選擇應該都是實現了平衡的結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