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會議,明確了央企“十二五”節能減排的總體目標,提出到“十二五”末,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16%左右。“十二五”期間央企節能減排的重點將有三大舉措:一是結構調整,把落后的、高耗能的、污染重的企業淘汰;二是技術進步,用好的節能環保技術提高企業運營質量,減少污染,減少能源、資源消耗;三是發展新興產業替代傳統產業,全面推進技術自主創新。
就投資而言,可以關注當前節能環保政策扶持力度大、行業增長較快的領域:
(1)脫硫脫銷、煙塵控制領域,國家在《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中進一步收緊大氣排放標準,與此同時對電石、鐵合金、黃磷、鋼鐵、有色金屬、純堿、建材、造紙、石化、化工等行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質的排放有了新的標準。
(2)污水處理、海水淡化領域,世界水資源日益缺乏,能夠使用的淡水資源少之又少,我國的水資源更是日益緊缺,國家對于水體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環保產業政策將促進污水綜合利用、污水處理行業、污水處理循環利用、海水淡化快速發展。
(3)固體廢棄物處理領域,固廢處理產業發展滯后于空氣污染和水污染治理3-5年,垃圾處理將是下一個“污水處理產業”,產業年均增長率將達到25%-30%,未來2-3年垃圾處理產業將進入建設高峰期,生活垃圾收費政策將逐步落實,征收方式隨著城市化進程將日益完善。
(4)余熱余壓利用領域,我國經濟發展經歷了幾十年的粗放式發展,能耗水平比發達國家高10 個百分點左右,未來從生產工藝上改進能源利用效率,通過改進工藝結構和增加節能裝置以最大幅度的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勢能和余熱來達到節能的空間巨大。
(5)環境監測領域,“十二五”規劃中,環境監測投資總額超過700億,運行費用300億,合計1000億的規模,遠超“十一五”期間500億的規模,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首要步驟,只有全面、準確的環境監測,才有有效環境預防和環境保護,近期環保部公布的《環境信息能力建設》正突顯了國家對于環境監測的重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