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昨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已向國務院法制辦遞交了《國務院行政裁決申請書》,就“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一事申請最終裁決。
今年1月,國家環境保護部在其網站上發布1號公示,公示內容為“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申請已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
但該公示只提及該保護區的調整已經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通過,并公示了調整前后的規劃地圖以及保護區面積的變化。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信息。
2月17日,自然之友通過農業部網站信息公開窗口在線提交了信息公開申請,要求農業部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提供其負責填寫和編制的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調整部分的申報書和綜合考察報告。
3月9日,農業部以被申請信息是討論、研究或者審查中的過程性信息為由依據有關規定,決定不予公開。
3月24日,自然之友向農業部申請行政復議,要求撤銷此前做出的兩項“不予公開”的決定。
5月23日,自然之友收到農業部于5月13日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書》,維持其已經作出的“不予公開信息”的決定。
據本報記者了解,為了長江干流上的重慶小南海電站上馬,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進行“調整”。但這有可能阻斷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遷徙繁衍最后的生態通道,對長江上游的水生生態系統將造成毀滅性影響。
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范曉今年2月表示,這一調整違反了《環境保護法》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并呼吁對這一調整進行公眾聽證和行政復議。
去年12月,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等8家民間環保組織曾集體上書環保部,要求就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調整召開聽證會,同時要求公開該保護區調整的具體內容和理由。
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為保護珍稀特有魚類所設立的唯一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所在的重慶三峽庫區庫尾至宜賓的這一江段,目前已是長江上游干流唯一的自然江段,也是長江上游干流能夠維系眾多魚類種群及其生境的僅存江段。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