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國金證券的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張帥3日13點做客《交易實況》,解讀光伏產業投資機會,張帥認為此輪光伏產品下跌背后的原因是一輪向下的周期。
主持人:另外我們也注意到從年初到現在,國內的光伏產品的價格出現了兩年來的首次的下跌,跌幅甚至超過了30%,那么你認為光伏產品下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張帥:這波的下跌實際上是一輪景氣周期向下的周期,因為從大的周期上來看,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08年的三季度上一波的景氣高峰結束,就是08年三季度整個行業開始景氣向下走,一直走到2009年的一季度和二季度到底,而從09年的一、二季度開始到今年的年初一直在往上走,然后從年初開始再往下走,這是一個正常行業的景氣波動,所以說從表現上來講是一個行業的下半個周期,從原因上來講的話,簡單來講就是去年的太陽能行業實在是太火爆,所以大量的資金和人才進入到這個產業,然后供給量迅速在擴張,就是說產業的產能在迅速釋放,而需求沒有去年增長那么快,供給爆炸式的成長,然后需求實際上是一個穩定的增長。那這樣就產生了供給和需求的一個差,那這個差傳導到市場上,就是一個價格的失衡,而且去年的成績也比較好,所以大家的盈利水平都比較高,那今年來看首先供給量上來之后,就會把盈利的部分給壓縮,然后由于產能實在太大,就會形成企業之間互相殺價,形成這個結果就是價格的大幅下跌,這是正常產業發展的必經階段。
主持人:除此之外是不是也有一個季節的劃分,比如一季度是一個光伏安裝市場的一個傳統的淡季,是這樣嗎?
張帥:季節上有一定的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為之所以大家一直講四季度和一季度是光伏安裝的淡季,原因就是之前市場一直到現在市場主要在德國,而德國大家知道氣候條件是到了冬季特別寒冷,所以基本上不安裝,但是如果放在意大利或者放在美國南部,這些其實季節性就不會那么明顯,所以季節性是會影響到出貨量,但不會太大的影響毛利率,因為大家之前對這個都會有心理預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