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正當LED照明產業春潮般發展過后,出現了投資過熱的爭議,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內市場尚未真正啟動下,狂熱的發展將透支未來的產能和市場。
在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概念的推動下,LED成為熱點產業,引來嗅覺靈敏的投資人熱力追捧。高盛證券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球LED市場規模從2008年到2010年的年復合成長率預計為18%。
LED行業井噴產業鏈缺失
作為全球矚目的新一代環保光源,LED以其高亮度、低熱量、長壽命等優點,被稱為21世紀最具發展綠色照明光源。目前,我國已將半導體LED照明列入了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現在已經形成外延片生產、芯片制備、封裝集成、LED應用的產業鏈。
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國內LED產業以井噴之勢迅速發展。據統計,2009年,我國LED照明產業,上游企業有近60家,中游器件封裝企業有1000多家,下游應用企業有2000多家,就業人員超過80萬人。2009年半導體照明上中下產業的產值為827億元。
高工LED產業研究所調研報告顯示,如今,LED照明已經超越背光源成為LED市場增長速度最快的應用市場。到2015年,LED在國內照明市場的產值滲透率將達到1/4。
與此同時,不少投資機構也看好了LED行業的美好前景。“正如數碼產品代替膠卷一樣,LED燈將以難以想象的速度代替傳統白熾燈。”北京申安投資集團董事長莊申安說,“在市場的吸引下,很多企業都想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南方很多制藥廠、酒廠都在做LED照明。”
截至2009年底,我國共有LED企業3000余家,其中,年產值上億的只有140家。然而,在這140家企業中,沒有一家企業的產品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超過5億元的也只有少數幾家,大部分在1億-2億元之間。可見,雖然我國LED企業數量較多,但規模普遍偏小。
除了規模較小之外,目前國內LED的產業鏈也不完整,關鍵環節往往缺失,面對德國、日本、美國的專利問題時,國內LED企業不得不繞路而行,另辟蹊徑。
目前國內光電企業的研發主要集中在下游的應用領域,在上、中游的研發投入相對較少。這主要是因為,國外大公司和我國臺灣的一些企業已經壟斷了大部分LED核心技術,國內企業只能把目光轉向技術含量較低的下游應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