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的輪動使得光伏產業開始成為市場新的寵兒。新興能源一直是二級市場板塊輪動中的主角,作為可再生能源中的新貴,光伏產業將在未來4年進入“井噴”時期。
此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在一次會議上表示:“到2015 年,國內的光伏裝機容量目標將達到10 個GW(1000 萬千瓦),到2020 年,目標至少要到50GW(5000 萬千瓦)。”
根據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光伏最大市場在歐洲,僅德國就占據了全世界一半的市場,其光伏裝機總量達到了8GW(800萬千瓦),而在德國之后,意大利的安裝量僅2010年一年時間就上漲了600%,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相比之下,中國僅為600WM(60萬千瓦)。
放眼世界,盡管經歷了10 多年復合50% 以上的長期高速增長,光伏在全球的發電能力也不過相當于一個三峽,不到中國用電量的2%,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當前,中美兩國正接棒歐洲,未來將成為光伏發電主要市場。包括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員會主席沃爾夫岡·帕爾茨都認為,在2012年后,中美印三國將成為光伏舞臺上的明星。
目前,困擾光伏發電的核心問題還在于上網電價。5月初,由于遲遲未能獲得國家發改委上網電價批文等一系列原因,鄂爾多斯規劃中的全球“最大的”光伏電站目前仍未啟動,而合作方美國第一太陽能決定退出。如何能夠在未來實現合理的上網電價,將光伏發電引入市場競爭,將決定這個產業未來的方向。
根據最新統計報告顯示,在中國,平均十億人民幣可補貼1GW 光伏裝機所發電力,超過截至目前的全國裝機總量。而3年內,這個數字將可能下降到5 億以內,技術的革新以及市場的逐漸認可將會給整個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由于國內目前光伏企業的主要業務均是來自于歐洲市場,因此歐洲市場的需求也決定了國內企業目前的盈利狀況。
根據全球光伏市場研究公司Solarbuzz的報告,預計今年光伏市場總需求增長12%,而EPIA(歐洲光伏產業協會) 預計今年市場將增長27%。此前,意大利宣布下調光伏補貼的政策延期至8月底,而德國在去年就已經宣布下調補貼額度后很有可能在今年繼續下調,這也使得整個市場出現了一波“搶裝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