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場訊) 燈紅酒綠,商海沉浮,多少人翻船落水?也許,正是有了自己關鍵時候的堅持,一貫堅持的做人的原則,才有了今日的“天馬”;才有了今日的“阿兵”;才有了今日的“天空”;才有了今日的“太多”。這人就是王兵。
在盱眙談到吃,許多人聯想到“阿兵龍蝦館”,“阿兵龍蝦”已經是盱眙餐飲業的一個品牌;看到街頭眩目的廣告,就會聯想到“天馬廣告公司”,“天馬廣告”已經是盱眙廣告業的一塊招牌。
但許多人并不知道,創造“阿兵”、“天馬”、“天空”、“太多”這么多奇跡的老板王兵,10多年前只是一個差點讀不起書的窮苦人家的娃……
王兵,1971年出生于盱眙一個貧窮的家庭,生活雖然艱難,但小王兵聰明刻苦,成績優異,深得老師喜歡。因家境貧困,這個天資聰穎的孩子,卻一直面臨著失學的威脅。為了能掙錢讀書,他什么樣的苦都吃過。1987年,初中畢業,王兵知道家里實在供不起他上大學,王兵決心上職高,盡快學一門技術,掙錢養家。
1990年,王兵從職中畢業,從此踏上首先為了活著而奮斗的征程:
1991年,盱眙通用機械廠,工人;
1992年,廣東東莞中堂電梯廠,安裝工;
1993年,廣州市華南機床廠,總管;
1994-1997年,江蘇省一林礦泉水廠南京辦事處,主任;
1997-2001年,盱眙陽光工作室,業務經理;
就這樣,多年過去了,他歷盡艱辛,埋頭苦干,終于攢到了幾千元血汗錢,可以回家修整房屋了。然而此時的王兵,經過大城市的濡染,已經眼界大開。那一刻,他下定決心,不再受命運的擺布,自己去闖出一番天地。
2002年,對于王兵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他毅然辭去收入還算豐厚的工作,向朋友借了幾萬元創辦了天馬廣告公司。創業異乎尋常的艱難,遠遠超過自己的想象,公司創建最初半年,基本上沒有做業務,籌借的5萬元很快所剩無幾。這時,王兵專程去北京下江南,學習大的廣告公司的成功方法。了解他們怎樣才能夠成為中國最出色的廣告公司,他想從別人的經驗中總結自己的成功的秘訣。幾個月的考察后,王兵發現,無論作什么都強調做事認真,堅守承諾,才能保持信譽,贏得客戶和業務;要求快速,這就是效益,就是時間管理;要講堅韌自強……
這是一切先人一步的迅速,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韌,很快讓公司業務開展起來,可很快,王兵發現了一個新問題,就是,自己的公司的員工常常出現幾個業務員去爭做一個客戶的現象,這是一種內耗行為,無異于自戕。他對員工們講了那個“天堂和地獄的故事”:有一個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人怎么生活。上帝滿足了他的愿望。在地獄,他看到人們一個個餓得皮包骨頭。但飯桌上并不是沒有吃的東西,而是因為他們拿著一米長的筷子,拼命地把飯菜往自己嘴里送,然而還未喂到嘴里,菜就掉了。他感受到了地獄有吃而不能吃的苦楚。在天堂,他看到人們過得富足而快樂,但飯桌的菜和地獄并沒有兩樣。他們也拿著一米長的筷子,所不同的是他們夾的菜,不是喂自己,而是喂對方。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