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國內光伏產業最集中的省份江蘇又在支持光伏產業方面揮出政策重拳。在近日下發的《江蘇省光伏發電推進意見》中,江蘇首次宣布對光伏發電實施固定電價政策,這將對未來國內光伏上網發電帶來重要的示范效應,
根據《意見》,江蘇將政府扶持和市場調節有機結合,通過向省級電網企業服務范圍內除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電以外的電力用戶征收一定比例的電價附加,建立江蘇省光伏發電扶持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補貼光伏并網發電中光伏發電項目目標電價與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差額。具體依據江蘇省物價局核定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目標,確定分年度補貼額度。2009、2010和2011年地面并網電站目標電價(含稅)分別為2.15元/千瓦時、1.7元/千瓦時和1.4元/千瓦時。
據介紹,固定電價在海外已成為政府補貼光伏發電的一個主流政策,因最早在德國推行,也被稱為“德國模式”。江蘇由此也成為中國在固定電價補貼政策方面的“吃螃蟹者”。
“這一政策的出臺相當于江蘇在國內第一個全面啟動光伏市場。”國內薄膜光伏領軍人物——南通強生光電董事長沙曉林昨天向本報記者說,該政策已在當地光伏業界引發轟動,包括強生光電在內的江蘇眾多光伏企業均上報了相關項目,希望讓光伏發電實現上網并享受電價補貼。
對此,中金公司分析人士認為,江蘇省制定的電價水平很高,以地面電站為例,在目前25-30元/瓦的光伏系統成本下,2.15元/千瓦時的電價可以保證未來25年7%-9%的內部收益率,屋頂項目和光電建筑一體化的回報率會更高。因此相信該政策會吸引足夠資金進入光伏行業,從而確保實現光伏裝機目標。
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目前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仍高于傳統能源,究竟對光伏上網發電給多少電價,這仍是業內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