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的風險基金KPCB管理合伙人雷-萊恩4月28日在上海表示,中國在新能源的生產、市場規模上具有明顯的優勢,長期看好中國新能源領域的發展。
雷-萊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在新能源的生產、市場規模上優勢非常明顯。他以太陽能產業為例指出,未來10年,雖然市場與供應之間的關系會有波動,但中國一定是市場份額領先的國家。
“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盡管失敗了,卻并不影響清潔能源技術的投資價值,這是由于全球變暖、氣候變化這一不可逆轉的過程所決定的。”雷-萊恩對于該領域的前景信心滿滿。
事實上,從2004年起,KPCB在美國就注重清潔技術行業的投資,例如在生物柴油、太陽能、風能、廢物處理等行業,而近幾年的投資領域更擴大到農業、電動汽車及配件等。
雷-萊恩稱,美國的許多高校在做前沿的清潔能源技術,而中國的生產規模、市場潛力更大。公司的投資策略是更好地結合中美這兩個市場的特長。
他透露,對于一些有前景的企業,該公司中美兩個團隊都有所投資,例如硒銅銦鎵(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及生產銷售公司太陽海科技,以及薄膜分離技術的水處理解決方案提供商賽諾水務。
KPCB于2007年與華盈創投(TDF Capital)共同設立風投基金凱鵬華盈,管理資金總額超過5億美元,與美國的合伙基金共同管理資金超過35億美元。4年多來,凱鵬華盈在中國關注的領域主要有數字新媒體、綠色科技、生命科技和新興消費品等。
不過,有質疑聲認為,KPCB在中國所支持的企業,多年來并沒有一起在中國引發轟動的上市案例。相比之下,另一家全球著名風投公司紅杉資本支持的中國企業,卻接連在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上市。
雷-萊恩對此回應,衡量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成功與否,不能僅看它參與了多少企業的上市,而是能否在行業中找尋出具有成功商業模式的企業,并且幫助它成功。“風投所投資的20多家公司中,如果能出現一家像GOOGLE這樣非常成功的企業,5家比較成功的企業,就是令人滿意的結果了。
雷-萊恩認為,目前中國的投資環境的確存在著一些不理想的因素,例如風投之間更多地靠壓低價格戰來競爭等等,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美國也存在。但從長遠來看,中國的市場也會更加成熟,提供更理想的投資環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