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法國總理菲永等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以及代表19日齊聚烏首都基輔,出席“安全與創(chuàng)新利用核能”峰會。
在日本福島核電站今年3月發(fā)生嚴重泄漏事故后,核能發(fā)展的前景成為牽動全世界神經的重要問題,這也是此次峰會的中心議題。
特殊時間 特殊地點
這次會議是為紀念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25周年召開的。
1986年4月26日,位于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fā)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逾8噸強輻射物泄漏,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這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大一次災難。
事故發(fā)生后,蘇聯政府用混凝土等材料將4號反應堆密封,以防止放射性物質進一步外泄。這個保護結構被稱為“石棺”。隨著時間推移,這個當年計劃壽命僅10年的“石棺”外表出現裂縫。因此,烏克蘭計劃在“石棺”外再加裝一個鋼結構外殼。據估計,這個造價達9.9億歐元(約合14.24億美元)的新外殼可保證放射性物質在一個世紀內不外泄。
烏總統亞努科維奇說,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已承諾為修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新外殼工程捐款5.5億歐元(約合7.92億美元),但這一工程的資金缺口仍很大。
核電前景 安全優(yōu)先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和福島核電站事故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引起一些人對發(fā)展核能的憂慮,有人甚至認為應該徹底放棄核能。對此,出席此次峰會的國家和國際組織代表認為,從能源需求、保護環(huán)境、科技發(fā)展等諸多因素出發(fā),完全放棄核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在峰會上發(fā)言時說,福島核電站事故“非常嚴重”,它使公眾對核電的未來信心受挫。然而,他認為,對待核能應“從長計議”,因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今天,在排放溫室氣體方面相對清潔的核能對于很多國家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
法國的核能發(fā)電量占該國總發(fā)電量的比重接近80%,居全球首位。法國總理菲永認為,完全放棄核電是“烏托邦”式的想法。他建議與歐盟相鄰的國家加入歐盟共同的核電安全標準。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峰會上強調,需要確保核電站建設和使用信息的完全透明與共享。他同時表示,有關國家在修建核電站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地震、海嘯、火災和洪水等因素的影響。
國際合作 共謀發(fā)展
歷史經驗表明,不論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還是福島核電站發(fā)生的事故都會給周邊國家和地區(qū)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加強在核能開發(fā)領域的國際合作也成為此次峰會與會者的一項共識。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峰會上發(fā)言時說,當前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核安全問題,與會各國共謀核能發(fā)展,共商促進核安全,十分及時,十分必要。
張德江就國際社會通力合作、促進核能安全發(fā)展提出四點主張:一是健全制度,提高能力;二是依靠科技,提供保障;三是加強合作,共促安全;四是認真履約,防范風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