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環保網訊 攝影/高群)經過4個多月的緊張工作,中國首屆低碳能源創業大賽圓滿完成了項目征集工作。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共有328個項目報名參賽,這些項目涵蓋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產業與生活節能以及低碳建筑等各個方面。4月18日,大賽組委會舉行了大賽中期進展通報會,多個參賽項目團隊在專家、投資者、媒體和產業界代表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商業和技術方案,也預示了中國低碳經濟和技術發展的美好未來。
據中國首屆低碳能源創業大賽組委會秘書長、科學時報社社長助理賈鶴鵬介紹,本次比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響應,大賽參賽項目體現了涵蓋廣泛、技術實用、商業計劃巧妙和緊密結合國家大政方針等幾大特點。
大賽參賽方案不僅涵蓋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產業與生活節能以及低碳建筑等各個方面,同時也涌現出大量促進上述各領域發展的新技術和新方案。在參賽方案中,不僅有能通過商業化迅速實現高度商業回報潛力的項目,另有一批通過低碳技術改善民生的方案也非常值得關注。大賽組委會正多方努力爭取讓他們獲得更多的支持,對于商業化程度較高的項目組委會正積極促進企業與風投的洽談與合作;對于民生項目,組委會已確定與中國慈善總會合作,爭取建立一支公益性質的低碳慈善基金,以相當于社會購買的形式促進一批優秀的“低碳民生方案”。
在大賽參賽者中,來自科學界的主力科學家占據了相當成分,其中,北京大學的科學家劉誠就開發了節能型汽車減震器,它能夠將汽車行駛過程中由于震動(如顛簸)而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直接提供給汽車電力系統使用或為汽車電瓶充電,在為汽車節油1-6%的同時,全過程不主動消耗任何形式的能源,無排放、無污染。
在實用技術方面,大賽的大部分參賽者都很好地考慮到技術和市場的結合,所提交的方案并沒有單純強調技術領先,而是更多地注重了技術在中國的應用前景和可能帶來的銷售。如電動汽車風能葉片和飛機用低成本新型三維復合材料的開發項目,它可以顯著提高復合材料強度;提高60%抗沖擊性能,并把復合材料總體生產成本降低12%左右,市場前景廣闊。
也有不少設計非常巧妙的方案參賽。在一個來自廈門的方案中,技術與巧妙的商業方案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在該項目中,開發者利用LED燈需要散熱的原理,將易拉罐做成LED燈的散熱體,這樣不但降低了LED的成本,還可以讓易拉罐廠商以廣告經費投入的形式替消費者買單,從而讓LED等進入到社區和公共建筑的各個領域。另外一個空調節能方案則將利用遮風罩對空調進行節能的技術方案與合同能源管理的理念結合在一起,讓用戶先節能,再買單,從而實現了技術和方案的快速推廣。
大賽中的很多項目,與生活緊密結合,例如,南通脫普節水科技有限公司的自來水管壓能動態低碳項目,通過利用自來水管壓創造了高效利用生活用水的方式,可以達到比正常生活用水節約60%的效果,同時還能改變廢水量,減輕市政污水處理的壓力。據南通脫普的董事長湯炳生介紹,利用自來水管壓能,可以讓居民在不影響清潔的情況下,大幅度減少用水量,而且還能節約傳統的自來水龍頭,讓抽水馬桶的沖洗效率提高。這些都能促進中國低碳社會的發展。
優秀民生方案還包括農村用的太陽房,利用非常簡單的材料實現太陽能加熱來烘烤衣物和農作物,為農民家庭安裝太陽灶以節約能源、減少砍柴的商業推廣方案,以及家庭用小型風力發電系統。“這些項目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造價不高,簡單實用,能迅速地應用可再生能源的原理和技術改善居民特別是農村地區居民的生活和生產條件,”賈鶴鵬介紹。
中國首屆低碳能源創業大賽是中國第一個促進低碳技術商業化的比賽。大賽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和中科院等相關主辦部門領導下、力邀低碳經濟及科技領域權威專家、投融資界資深顧問以及優秀企業界人士,對參賽低碳商業方案進行篩選評估。大賽的共同承辦單位包括隸屬于科學時報社的《科學新聞》雜志、北京大學工學院、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和中科院上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本次大賽也得到了中國最大的低碳能源開發單位三峽集團的支持。大賽主要的評估標準由商業化前景、科技含量、碳減排潛力和團隊能力四個方面構成。對于優秀的參賽方案,大賽組委會將會提供技術評估、創業培訓、技術轉移和投融資等服務,促進低碳事業從概念和技術走向實業。
在4月18日舉行的通報會上,大賽組委會介紹,經過組委會初篩后,有上百個項目將于近日提交給由科研界、企業界、投資界知名人士組成的評委手中。預計5月中旬將評選出最終進入決賽的項目。6月中旬,大賽組委會將舉辦隆重的現場決賽和頒獎典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