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2010年的春季對于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來說并不是一個理想的開始。大江南北的一次“倒春寒”讓一大批太陽能行業死掉,另有一批處于停工狀態。整個2010年,有近千家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和品牌在市場上消失。2011年春天,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又面臨一次危機,央視曝光了為了降低成本偷工減料致使太陽能冬天“罷工”的太陽能“作坊式”企業,讓整個海寧太陽能產業陷入了“質量門”。央視曝光海寧太陽能“黑作坊”后,當地工商部門展開了“地毯式”檢查,并對相企業做出處理。經歷了一個并不順利的開局后,太陽能熱水器行業2011還能否創造09年的奇跡呢?
行業仍難擺脫一個“亂”字
質量參差不齊,行業亂象叢生,是太陽能行業的一個縮影。整個行業二十幾個標準,但沒有一個是強制標準。標準缺失、市場準入門檻低,所需資金少,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成了誰都能來撈一把的產品。由于農村市場相當廣闊,給了小企業生存空間。大量農村青年在城市務工,回到農村后將城市的生活理念也帶回到農村,除了電視、冰箱、洗衣機,熱水器也成為這些青年的熱衷的商品。甚至他們回到農村并不著急換電視冰箱,而是新購一臺熱水器。此時太陽能熱水器以其節能方便的特點,在農村市場上得到廣泛認可。從2006年到2009年,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增速均超過30%,如此大的市場增速和無準入門檻的特點,給了大量小作坊式企業生存機會。由于追求低成本,產品偷工減料、售后不服不到位,配件沒有保障,太陽能行業顯現出與良好的市場前景不相宜的亂象。在2009年家電下鄉將太陽能熱水器納入補貼范圍后,中小企業更借機大力度促銷,以求沒有中標家電下鄉之下也能生存。
太陽能熱水器,從草根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但是行業亂象確并沒有得到遏制,海寧太陽能“黑作坊”企業遭遇質量門就是一個代表。
中小企業生存空間被擠壓
在市場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只要買齊太陽能熱水器各種配件進行組裝,中小企業只需注冊一個商標,帖上自己的牌子后,這些產品就當而皇之地被推向市場。事實上,這些產品可以說毫無技術可言,更談不上企業自主研發,但是就是這樣的“復制組裝”產品,在農村市場確讓一些大品牌都頭疼,因為其價格超低。
但是在家電下鄉后,一線品牌開始更多地關注農村市場。一線品牌的技術、實力、品牌都具有小作坊式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在市場推廣方面,一線品牌的推廣能力也是小企業無法企及的,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被擠壓,日子不好過。可以說,從2010年開始,也就是太陽能家電下鄉政策開始后,農村市場已經開始進行洗牌,大企業越來越強,小企業與大企業的差距越來越大。對于皇明、太陽雨、力諾瑞特等品牌在技術研發上的成就,中國小企業只能望洋興嘆。
在“農村包圍城市”的路上
“農村包圍城市”,這是前幾年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一直在提的事。但受到城市消費習慣、產品本身特點、建筑規劃的制約,太陽能熱水器“進城”之路一直走的磕磕絆絆,但是一線企業一直都把“進城”戰略的擁躉,特別是黃鳴,曾發表推出農村市場的言論。近日黃鳴表示2011年將投入七成資源開拓城市市場。而走城市化過程中,在“進小區”遭到挫折后,幾家一線太陽能熱水器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道路。
但是這條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消費習慣、建筑規劃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黃鳴2011年兩會就提出了40項建議和議案,涵蓋太陽能、新能源經濟和保障住房等多領域。但是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仍有許多問題存在,比如影響城市景觀,屋頂凌亂難看,熱水空放、循環放水時的能耗等沒得到很好解決,太陽能熱水器壽命到了之后的問題等等。
業內普遍的看法是,大企業進程,中小企業下鄉。一線企業幾乎都成立了自己的置業公司或者選擇與萬科這樣的大開發商進行合作,但是另外一些中小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仍在農村市場“戰斗”。在家電下鄉之后,農村市場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各種促銷手段都被應用進來,甚至買一臺3000多元的熱水器,就可以獲贈一臺2000多元的冰箱,企業在將來將面臨的競爭環境,可想而知。
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太陽能熱水器都有太長的路要走。就目前的情況,如果在來一次“倒春寒”倒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太陽能行業的中小企業,如果不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那么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就有可能成為下一次“倒春寒”。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