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市場2010年光伏安裝量官方統計數據顯示,這一蓬勃發展的市場上的光伏系統安裝量達到了7.4GW,同比2009年上漲了75%。德國市場去年也再一次成為了最大的光伏市場。但是,IHS iSuppli公司的光伏分析師亨寧·維希特(Henning Wicht)博士在本周早些時候在于柏林召開的半導體光伏企業管理層峰會發表演講時表示,若想在2011年上網電價補貼額被下調的大環境下繼續促進市場的發展,太陽能的價格必須盡快下調。
據維希特博士表示,德國地面支架系統市場通常需要有10%的投資回報率才能吸引投資商在此領域內開發項目。根據德國的上網電價補貼率,每瓦成本須至少降至2歐元才可具備投資可行性。
在民用系統領域,8%的投資回報率就足以使得業主由加裝屋頂系統的舉動獲得投資回報效益。而這就意味著每瓦2.7歐元的價格即可保證30KW規模以下民用系統的市場開發。
維希特博士還表示,由于第二季度通常是設備安裝的高峰期,因此他擔心在經歷了2010年的安裝潮之后,市場價格并不會下降的這么快。
維希特博士指出,在第一季度內光伏安裝領域內的市場需求較弱,僅完成了450MW的安裝量。
博士的演講吸引了許多聽眾,在其演講中,博士指出了產業供應鏈上的一處脫節現象,稱該現象使得電池/組件生產商無法在年中安裝關鍵期來臨前大幅下調其產品市場價格。
存在的問題是,在多晶硅/硅片生產商占據著巨額利潤的同時,電池/組件生產商的利潤卻很低。由于2011年的產品供應將持續緊缺,硅片價格將與此前持平。
.jpg)
IHS iSuppli公司:供應鏈利潤率
正如表一中所示,電池生產商的總體利潤率僅為4%,而組件制造商的利潤率雖然較高,但也僅為5%。然而,多晶硅生產商所占用的利潤率在50%左右,同時硅錠/硅片生產商的利潤率也達20%左右。
這位市場調研分析師指出,電池和組件的產能擴張可比產業鏈上游的一些項目快得多,同時,電池和組件的產能在2011年內將有望達到40GW,而全球市場在今年內的安裝量將在21GW左右。今年大約將有10GW的新增硅片和電池產能將實現投產,但由于硅片產品的產能擴張速度相對較慢,將導致供應鏈上出現脫節問題。
.jpg)
IHS iSuppli公司:2011年光伏需求量預測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