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舉行閉幕會,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通過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政治決議。
本次會議提案質量進一步提高,反映出委員們注重發揮優勢,認真開展調研,抓住實施“十二五”規劃以及改革發展穩定的深層次問題,提出富有針對性、戰略性、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注重體察民情,反映民意,著力就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出實招、謀良策、諫真言。
圍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共提出提案2400余件。其中,涉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提案640件,主要建議有:優化投資結構,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能源結構調整,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低碳和循環經濟發展。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體系,加強金融監管,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涉及“三農”的提案625件,主要建議有:加強農田水利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嚴格保護耕地,確保糧食安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序轉移農村勞動力,促進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融入。
涉及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的提案490件,主要建議有:發展綠色建筑,加強濕地保護、草原生態建設和森林碳匯能力建設,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繼續實施林業重點生態工程。推進實施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加快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地區重金屬污染治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善空氣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
涉及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提案415件,主要建議有:全面落實各項區域發展規劃,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發展,合理引導城鎮化發展的規模、速度和節奏。
涉及擴大內需、穩定物價的提案214件,主要建議有:破除行業和政策壁壘,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加強價格調控和監管,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搞好進出口調節,穩定國內市場。
圍繞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共提出提案1800余件。涉及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的提案1125件,主要建議有:專項督查《教育規劃綱要》的貫徹實施情況,加大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和城市薄弱學校傾斜力度,將學前教育納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完善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財政保障體制。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產品供給。健全文化市場管理體系,推進“文化走出去”戰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擴大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健全農村基層衛生服務體系,落實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完善電子監管追溯和召回制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