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在甘肅、寧夏的“市場插位”
在多種再生資源利用上,太陽能的比例是最大的,是人類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近段時間,在太陽能利用上,太陽能熱發電利用以其環保經濟逐漸受到業內的關注。
如今,在能源危機、氣候危機、環境危機的影響之下,節能減排成為全世界的價值趨向,伴隨著能源結構調整,低碳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復蘇與振興的重中之重。據國際能源行業雜志《可再生能源世界》報道,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和使用國,太陽能熱水器總保有量占世界的76%。
2009年是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充滿變革與跨越升級的一年,據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年會公布的數據,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總產值達到578.5億元,較2008年增長34.7%,其中最為顯著的是太陽雨太陽能。而中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的品牌競爭格局初步形成,據中國權威調研機構對中國132個鄉鎮的近萬名消費者調研結果顯示,太陽雨、四季沐歌、皇明、力諾瑞特等幾大品牌知名度達到82%,認知度高達74%。
太陽能是最具增長潛力的可再生能源,而且比其他再生能源更靈活。我國幅員遼闊,土地成本低,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內蒙、青海等地、沙漠地區的太陽能資源都非常豐富,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撒哈拉沙漠。
由于寧夏、甘肅等西部地區為中國太陽光照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政府要求這些地區上報光伏項目,選址要充分利用沙漠、荒地等空閑土地資源,在所在地年平均輻射量大、太陽能輻射廣的地區建立太陽能光伏電站。目前,寧夏40兆瓦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成功并網,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光伏電站一次并網的最優勢新能源的一次整合運用。因此,中國的甘肅、寧夏等地具備良好的太陽能資源開發和產品推廣潛力,同時“市場插位”不容小覷。
甘肅太陽能市場“風生水起”
干旱的甘肅省是一個農村能源嚴重短缺的省份,全省缺能六個月以上的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尤其是一些偏遠縣鄉的農村,長期以來無法利用上象太陽能這種環保、節約和高效的能源,同時太陽能相關產品推廣起來也比較慢,只有以政府牽頭,廠商及地方相互合作,根據當地實際進行適銷對路的太陽能產品研發,才能使太陽能及相關產品進入尋常百姓家,也才能解決能源匱乏的系列問題。
隨著清潔、環保、節能的太陽能能源的逐步參透,甘肅省蘭州市也在規劃建設太陽能基地。相關負責人就如何更好地促進該產業基地發展提出了具體的建議與措施。也就是蘭州太陽能產業發展規劃構想,即,選擇自然條件適宜、產業基礎優越、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的蘭州空港循環經濟產業園為蘭州太陽能產業基地核心區域,發展光伏及工業硅生產、切片加工等全套產業鏈,同時配以風光互補系統、光熱產品生產、配套服務產業等,形成集科研、培訓、示范、推廣、生產、物流等為一體的產業發展基地。
此外,早在2007年底,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項目就已經在蘭州市黃河北岸的中心灘開建,中心科研教學綜合大樓,總投資近八千萬元人民幣,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設計,整個建筑的采暖和生活熱水由太陽能提供,屋頂還裝有50千瓦的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建成后則成為中國一流的綠色、節能、環保示范建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