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回味著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關于農業發展的內容,這些天,來自全國惟一撒拉族自治縣的全國人大代表韓永東倍受振奮和鼓舞。
近年來,國家先后累計投入6700多萬元在循化縣實施了193個惠民富民項目,為撒拉族群眾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韓永東告訴記者,黃河上游龍羊峽至甘青省界黃河谷地是青海東部富庶的農業區,該區域內現已建成水電站13座,總裝機容量達1247萬千瓦,除為國家建設提供電力資源外,還為黃河中下游流域的防洪、灌溉等方面發揮了巨大效益。
你比如南北干渠上馬了,這樣的話,為循化老百姓節約電費是4、5百萬,就像循化的查汗都斯這一個鄉里面,可以節約200多萬。
在為取得成就而倍感欣喜的同時,韓永東冷靜地說,總體來講循化縣整體發展水平還很低,基礎設施建設還很薄弱,自我發展能力還不強。全縣還有24000多人處于貧困線,特別是由于縣內沒有煤炭、油氣等燃料資源,群眾日常生活取暖成本高,導致生活負擔重。
我們有這么好的水電資源,國家能不能把沿湟的這些縣都列入到電氣化的示范縣,這樣就能比較好的解決群眾燃料不足的問題,達到以電代燃的效果,一方面降低生活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保護我們的生態。 (作者:韓曉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