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的獲批,對杭州這個城市來說,則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海洋服務業方面的機會,這讓杭州國海海洋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國家海洋局杭州海洋工程勘測設計研究中心)副院長、書記張亦飛亦是喜上心頭。《規劃》中要求杭州都市圈發揮在海洋工程、海水利用、深海勘探等領域的科教優勢,做強海洋高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強對海洋綜合開發的科技、人才、教育、金融、信息、設計等支撐能力。
來自杭州的“海洋勘探設計”支撐海洋開發
事實上,杭州不少科研機構和院校在海洋開發方面早已有了國內領先的技術和人才,甚至有些技術國際領先。
杭州國海海洋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自1993年成立以來,由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內從事海洋工程勘測、設計、研究的部門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組建而成。目前,副高以上的高級技術人才占了45%以上,多年發展,該院已發展成為一個專業門類齊全、設備先進、技術實力雄厚、享譽國內外的綜合性海洋工程勘察、設計、研究與技術咨詢的專業機構。“跨海大橋、區域沿海高速公路……浙江省重大的涉海工程,都有我們的身影。”副院長張亦飛說,“金融危機后,政府和民間對海洋項目的關注和重視越來越多,各方投資也越來越多,投資多元化的趨勢很明顯。”
海水淡化技術裝備基地即將落戶杭州
同樣,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員工也同樣感受到了《規劃》帶來的新動力。“在《規劃》中,‘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中心’和‘海水淡化’兩詞一共出現了近十次,我們感到在這個國家戰略層面的規劃中,我們水處理中心和領航全國的海水淡化技術產業被充分肯定并受到高度重視。”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辦公室主任、高級工程師朱淑飛說。
“實際上,我國海水淡化的起源,就在浙江,就在我們中心。”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鄭根江說,“從1967年開始膜技術和海水淡化工藝和產品的研究開始,到1997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套百噸級反滲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到現在正在實施的省部會商項目‘十萬噸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項目’,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一直是行業內國家項目的主要承擔者,也是行業國家標準的主要起草者之一。”
這個為農夫山泉、娃哈哈、廣東健力寶、北京紅牛等20多家全國知名飲料企業提供飲用純凈水生產裝置的研究中心,現在正著手國家級海水淡化基地的籌建工作。據透露,這個基地將落戶于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占地150畝,3月下旬將舉行奠基儀式。
據了解,市發改委提出的杭州市海洋產業布局“要打通一個通道,扶持一批產業,打造一個基地”中,打造一個基地指的就是該海水淡化基地。
早在去年下半年,浙江省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與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就成立了浙江海洋經濟創投基金;浙商創投副總華曄宇也對記者說,已經關注到了海洋經濟,不排除未來組建海洋經濟方面的基金、投資海洋經濟企業的可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