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在推動發展循環經濟的實踐中,甘肅通過典型試點示范,探索出了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五種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一是探索出了區域發展循環經濟的金昌模式。企業內部,形成各工藝流程間物料循環利用;上下游企業之間,形成產品互為原料、物料廊橋輸送、內部廢棄物外部循環利用的產業鏈;區域內的硫酸、氯氣、電石渣、水泥等副產物及產品得到充分利用。
二是探索出了園區發展循環經濟的天水高新農業模式。天水市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將示范區及周邊的種植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基于“五化農業”(規?;?、設施化、品牌化、生態化、循環化)的高效集成復合型農業產業體系。
三是探索出了工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白銀有色集團公司模式。白銀有色集團公司進行初級生態化改造,構建并整合了采、選、冶、化四大生產系統循環鏈,實現了資源的多層次轉換利用和生態環境改善。
四是探索出了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張掖有年模式。張掖市有年食品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形成了優質全粉-精淀粉-廢渣-食用酒精-飼料-養殖-處理后廢水-養魚-糞便-有機肥各環節的閉路循環。
五是探索出了節水型工農業復合循環經濟的定西模式。通過“節水型工農業復合循環經濟系統關鍵技術集成及應用示范”項目的實施,定西市探索出了節水型高效種植業、養殖業以及種植、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沼氣、太陽能、生物有機肥等循環經濟關鍵技術體系的研究與示范的定西模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