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據一份《槽型拋物面CSP電站成本與性能報告》的最新數據顯示:150兆瓦是槽式拋物面太陽能熱發電站最理想的裝機量規模。該報告主要研究美國裝機總容量在50 MW以上(從100MW到280MW)的太陽能發電站如何運營才能實現成本最小化,研究后發現,生產能力的提高和組件成本的降低會降低電力成本。原因在于,批量采購組件,供應商會提供更優惠的價格,在電站的規模擴大的同時也降低了電力成本。
該報告顯示,150MW的槽式光熱電站能夠兼顧電站的規模最大化與弊端最小化。該報告是通過建立5個不同的7.5小時儲熱器模型,進行對比后得出:150兆瓦的電站能降低12%-18%的電力成本,是最佳電站規模。
槽式拋物面聚光集熱器占電站總運營成本的98%以上,而且70%的該類型的電站正在建設中,該報告為電站的建設提供了參考。
該報告數據是在通過采訪45個CSP開發商、元件制造商以及該領域優秀的科學家后匯總收集而得,為槽式拋物面CSP電站的成本評估提供公正、科學的數據。
該報告還對槽式拋物面CSP電站的技術、金融和商業成本進行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