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訊:春節前夕,一份對國內多晶硅乃至整個光伏行業影響深遠的文件——《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在報紙、網站上紛紛刊載。
行業門檻急升
此次發布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以下簡稱《準入條件》)與去年初的征求意見稿基本一致:包括新建和改擴建項目投資中最低資本金比例不得低于 30%,環境條件要求高的區域周邊1000米內不得新建多晶硅項目,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每期規模大于3000噸/年,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小于80千瓦時/千克等。
“雖然大致相同,還是有些小的改動。”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昨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正式出臺的《準入條件》對更嚴格還原電耗的規定給出了一年的寬限期,使企業有時間來完成技術改造。
據《準入條件》規定,2011年底前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必須小于60千瓦時/千克,還原尾氣中四氯化硅、氯化氫和氫氣回收利用率不低于 98.5%、99%和99%,2011年底前,淘汰綜合電耗大于200千瓦時/千克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產線。
不過,在孟憲淦看來,《準入條件》的要求仍然比較高,國內很多企業都達不到,面臨的困難不少。
“困難來自兩方面:一是技術上的,由于國外的技術封鎖,中國的多晶硅提純技術通過各種途徑得到,但畢竟不是最先進的,很多企業都無法實現閉路循環;二是資金方面的,隨著‘38號文’的出臺,銀行對多晶硅項目已停止貸款,企業要進行技術改造還將面臨嚴峻的融資問題。”孟憲淦說。
盡管如此,他還是表示,《準入條件》的出臺還是必需的,任何產業都應該有一定的準入,否則不利于行業的長期發展??紤]到《準入條件》規定得已經比較細了,預計短期內也不會有其他政策出臺。
平安證券分析師竇澤云則認為,多晶硅行業投資大、產出慢,并且今后兩年可能面臨較大價格競爭和整合壓力,這要求經營企業有較強資金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因此,對已建廠而言,準入條件可有效限制沖動投資的新進入者。
“這雖會相對降低短期內的國內供給增速,但可實現政策和資金資源的有效配置,在培養幾家規模較大企業的同時,可以提高國內多晶硅的質量和大幅降低生產成本,這有利于我國光伏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竇澤云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