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環保廳共同組織編寫的《四川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指導意見》要求,每個鄉鎮至少建設1座垃圾中轉站。2月11日上午,記者從南充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目前我市(南充市,下同)已經建成的垃圾中轉設施達到了359處,其中還有一批鄉鎮垃圾中轉站正在建設。
2月11日上午,記者在順慶區瀠溪鎮頁巖磚廠附近看見,這里已經建成了一處地埋式垃圾中轉站。據瀠溪鎮負責人介紹,與2009年相比,如今鎮上居民日產垃圾幾乎翻了一倍,今年還將建設一個壓縮式垃圾中轉站,一是可以解決垃圾在運輸過程中的遺漏問題,二是可以節約運輸成本,還能做到垃圾日產、日清、日運,不讓垃圾過夜。記者從市環衛部門了解到,今年順慶區將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4個壓縮式垃圾中轉站。
當天下午,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市已經建成的垃圾中轉設施達到了359個,其中還有很多鄉鎮的垃圾中轉站處于在建狀態,按照《指導意見》的要求,南充完成任務難度不大。
相關鏈接:
《四川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指導意見》要求:每個鄉鎮至少建設1座垃圾中轉站,垃圾量大的單個鄉鎮或幾個連片鄉鎮可考慮配備小型壓縮垃圾中轉站,并配置村收運、鎮轉運的垃圾專用清運車。村建垃圾中轉房,每個行政村或幾個自然村設置若干個垃圾收集點或垃圾房,每150戶左右配1名保潔員和1輛保潔三輪車。
縣級以上城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全部運送生活垃圾處理廠(場)進行無害化處理。離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廠(場)較遠、不具備轉運條件的鄉鎮、村莊,則按照“適當集中,連片治理,區域共享”,分片區建設垃圾處理設施的方式,對區域內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處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