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均價是當地房價的3倍,1月9日,位于山東德州的樓盤蔚來城還是一天就賣掉了17套。
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太陽能加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太陽能游泳池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光電光伏系統、自然通風系統、生態污水處理系統……這一連串的人居科技讓蔚來城的業主得以享受智能化的居住環境,也讓蔚來城的樓盤均價達到1萬元,而此時德州當地的房產均價約為3000元。“我把太陽能做成奢侈品,”樓盤開發商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在接受《小康》采訪時說。在他看來,一個行業如果沒有高端產品支撐,就永遠只能淪為“垃圾”,而成功的商業化模式是中國太陽能產業的唯一出路。
為什么要搶“開發商”的生意搞太陽能產業的皇明建起了蔚來城,這讓外界議論紛紛,黃鳴是否要“轉業”房地產?對此他表示,涉足房地產實屬“被逼”,意在為太陽能產業推廣尋求一條出路。
10年前,萬科旗下的一位項目經理找到黃鳴,商談太陽能與住宅建筑的合作。當時的萬科在地產界已頗有名氣,這讓黃鳴感到欣喜,“能與萬科合作,太陽能的推廣也會順風順水”,于是雙方開始談判,卻越往實質談越“壞事”。萬科提出的一連串苛刻條件讓皇明感到難以接受:不能耽誤工期,不能影響交房,太陽能設計要融入建筑、融入小區,要漂亮、好看與建筑一體化……最讓黃鳴難以接受的是對方提出工錢不能先付,要等全部的房子賣光后,過一兩年沒有出現問題才可結清。這讓黃鳴感到非常“窩火”,可仔細一想,這事兒不賴人家賴自己:“人家的空調、廚具、建筑材料從來沒有說賣完房子才給錢的,憑什么單對我們這樣?還是自己沒讓人家放心。”
黃鳴認為,當時的萬科并不愿意為太陽能產業不成熟所帶來的風險買單,在這樣的條件下,與萬科合作“猶如爬喜馬拉雅山,太吃力且勝算希望渺茫”。于是皇明最終放棄了與萬科的合作,開始自己摸索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結合,并從那時起積累隊伍、建樣板。
黃鳴憋著一口氣,要“建樣板房,讓開發商眼紅”,他認為樣板的存在意味著話語權,“做出樣板來,你也是開發商,你賣得比他還好,他確實得向你學”,好的樣板擺出來,談判的資本才能握在自己手中。
以蔚來城為代表的“樣板房”讓太陽能產品有了展示的空間,讓消費者可以現場體驗各種節能設施的功效。如對節能玻璃的體驗,通過紅外線燈,對比節能玻璃和普通玻璃的差異。通過現場展示和體驗,不僅蔚來城的樓盤一套套賣了出去,連節能門窗也開始熱銷。黃鳴認為蔚來城的實際功能是個“大賣場”,賣場里的東西既可以像樓盤那樣打包銷售,也可以像賣節能門窗那樣零散銷售。
現在,每天都有十幾撥來自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房地產商參觀皇明建造的樣板,如果看中意,皇明就會和他們談判,“你要做成這樣的東西,我來提供咨詢、設計、規劃、施工、監理等服務,我賺的就是這個錢。”黃鳴認為,涉足地產界對皇明不是轉變而是提升,從產品的供應商提升為節能環保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而皇明賺的最多的錢,還是來自太陽能系統,“我提供咨詢、標準、體系,最后你還買我的東西。”以蔚來城為例,其計劃銷售額約為40億,其中約有5、6億的產品是皇明自己生產開發的,包括節能門窗、節能玻璃、遮陽設備、熱水器等,成為皇明新的生意模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