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電力部門有關人員介紹,在過去,工業企業是城市耗能大戶,近些年來,隨著這類企業陸續轉產、關閉或遷出,工業用電減少,寫字樓、商場、高檔住宅一幢幢拔地而起,中央空調越裝越多,成為眾多城市的“耗電冠軍”。
與此同時,空調節能的呼聲愈來愈高,我國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和扶持新能源產業和產品的戰略目標,有一部分企業和研發機構將目光投向了太陽能空調。去年,奇威特、力諾瑞特等企業紛紛推出太陽能空調,這種新研發的太陽能空調能否成為電空調的“熱補充”?能否真正突破在技術、價格、安裝和使用等方面的限制?
太陽能空調前景可觀
相對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空調在我國是個新生事物,但市場卻顯出巨大的空間來。“我國‘九五’規劃指出,2009年太陽能市場達到600多個億,其中太陽能熱水占到15%,采暖和空調則占到了65%。”中國新能源協會常務理事、天津大學教授趙軍說。
業內專家對太陽能空調的前景表示樂觀。“我國已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空調市場,占全世界空調市場利用率的12%。2009年制冷空調的中國市場是3290億元,空調市場已連續5年每年增長30%。與常規空調相比,太陽能空調具有明顯的優點,我國太陽能資源豐富,推廣價值很高,帶動效應好。”中國制冷協會副秘書長胡兆奎說。
據估計,太陽能空調市場容量在2015年將高達千億元。中國家電協會家電“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在產品節能方面,要大力開發具有市場潛力的新興家電產品,包括太陽能、電能混合能源產品、健康類家電和信息化家電等。
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太陽能光熱產品產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2009年光熱產品年產量突破4000萬平方米,占世界的50%,保有量達到1.45億平方米,占全世界總量的70%左右,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光熱產品生產國和使用國。
技術瓶頸制約發展
盡管種種有利條件顯示太陽能空調市場前景美好,但是技術瓶頸卻始終制約著其發展。
據了解,太陽能光熱技術分為低、中、高溫三方面:低溫利用小于100攝氏度,包括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干燥器、太陽能蒸餾器、太陽房、太陽能溫室等;中溫利用大于100攝氏度小于500攝氏度,包括太陽灶、太陽能熱發電聚光集熱裝置、太陽能污水處理等,尤以太陽能空調為代表,集制冷、采暖、生活熱水一體化;高溫利用大于500攝氏度,主要用于太陽能熱發電。
“市面上現在存在的太陽能空調要么是熱水補充電空調,要么是光電轉換效率低下、負載能力低的光電型太陽能空調,這兩種太陽能空調成本昂貴,蓄能問題突出。”胡兆奎介紹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