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隨著現場一陣歡呼,浙江三門核電2號機組CA01模塊穩穩就位于核島區域。這是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4臺AP1000核電機組在這一年成功實現的第18個,也是當年最后一個工程節點。
這意味著,在三代核電技術中具有諸多先進技術特征的AP1000核電站,正在我國逐步變成現實。
在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的眼里,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在他的辦公桌上,有這樣一份進度表:
世界首臺AP1000核電機組、我國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第一臺機組于2009年4月主體工程開工,2013年建成發電;
國產標準設計的首批內陸AP1000三代核電機組到2010年底在技術上具備保障主體工程開工的條件;
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三代核電機組將于2013年開工,2017年建成投運。
“按照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三步走’實施戰略,依托項目的建成是三代核電技術成功引進的標志,首批內陸AP1000核電站的建成是三代核電技術成功消化吸收的標志,CAP1400示范工程建成是三代核電技術再創新的標志。”王炳華說。
高起點推進核電自主化
2010年,我國4臺AP1000機組全面開工建設,這是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的實踐基礎,在核電人心目中,有著沉甸甸的分量。
“為搶占制高點,我們的依托項目進展很快,在浙江三門建設的第一臺AP1000核電站機組預計2013年就能并網運行,將是世界上第一座AP1000核電站。”王炳華表示。
三代核電是當前世界核電發展主流,與我國核電站普遍采用的第二代核電技術相比,安全性和經濟前景更好,具有建設周期短、運行壽命長等特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