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瑞士達沃斯1月28日電專訪:全球經濟復蘇應以一種更綠色的方式來進行——訪氣候專家邁爾斯特勒普和能源專家埃爾德魯普
新華社記者楊敬忠 郇公弟
全球資源緊缺問題是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一大熱點議題。為此,新華社記者在會議期間分別采訪了斯堪的納維亞智庫“周一早上”氣候總監佩爾·邁爾斯特勒普和丹麥Dong能源集團首席執行官安諾斯·埃爾德魯普。他們認為,全球經濟復蘇應以一種更綠色的方式來進行。
從26日開始的本屆年會主題是“新形勢下的共同準則”。同時,論壇最新出版的“2011年全球風險報告”將全球資源緊缺危險列為世界目前所面臨的三大危險之一。這份報告稱,商品和自然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出現匱乏,食品、水和能源需求以兩位數字增長,而目前缺乏足夠投資以滿足需求。
邁爾斯特勒普說:“在全球水資源、能源告急、食品價格節節攀升的今天,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責任讓全球經濟復興以一種更綠色的方式來進行。”他認為,這正是“新形勢”下世界目前最需要達成的“共同準則”。
他說:“現在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經濟繁榮的同時,能做到讓經濟、社會和環境這三極都保持可持續發展。如果我們不好好利用這次世界經濟危機去重新思考世界經濟結構,那就是一次極大的機會浪費。”
談到資源緊缺問題的解決方案,邁爾斯特勒普說:“正如‘2011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的那樣,水、食品以及能源的保障問題將會長時間妨礙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然而,水、食品以及能源這三個問題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因此不能采取逐一解決的方法,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要把這三者綜合在一起考慮。”因此,他認為提升全球清潔能源的生產力是對資源緊缺危機的最好解決方案。
他說:“發展新能源既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從長遠看又能有助于食品生產。此外,風能和太陽能的生產要用到比石油生產少得多的水資源,因為這兩種能源就地取材即可,不需要動用地面和地下運輸系統進行遠距離運輸。”
與往屆年會不同的是,本屆年會將聚焦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新經濟秩序中所扮演的角色問題。那么新興經濟體在促進全球綠色經濟增長方面能擔任何種重要角色呢?邁爾斯特勒普認為,在解決全球資源緊缺問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完全可以扮演起領導者的角色。
Dong能源集團首席執行官埃爾德魯普說:“新興經濟體能夠幫助綠色科技降低成本。按照目前這種驚人的經濟增長速度,新興經濟體在綠色科技市場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發展中國家應該將這一發展潛力引導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將其對能源、水以及商品的大量需求來帶動綠色商機,最終產生綠色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從而降低綠色科技成本。”
他說:“相比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更有可能實現一個嶄新的開始。舉個例子,正如許多發展中國家跳過了線路電話的大規模發展,直接實現了手機工業的蓬勃發展一樣,他們也可以跳過傳統液化石油汽車工業的大規模生產,一步到位實現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
強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攜手一起克服全球面臨的困難和危機,是本屆年會的另一核心議題。埃爾德魯普認為,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綠色能源研發利用領跑者的丹麥,其綠色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風能發電方面。丹麥在風能以及風機制造方面在國際上有著首屈一指的競爭力,這也使得丹麥在風能發電方面成為世界的知識中心。其次,丹麥在生物能源,比如第二代生物燃料和將有機垃圾轉換成能源方面有著強大的競爭力。三是丹麥在能源利用的有效性方面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
邁爾斯特勒普說,為向世界其他經濟體提供北歐國家在促進綠色經濟增長方面的經驗,斯堪的納維亞智庫和來自其他地區的綠色經濟組織的負責人共同成立了一個名為“綠色增長領導者”的組織,致力于促進全球綠色經濟發展的經驗交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