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一份Solarbuzz最新“光伏設備季度報告(PV Equipment Quarterly Report)”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光伏制造商新增產能約合1.25GW。Solarbuz表示,2010年晶體硅組件和薄膜組件新增產能總計11.5GW。設備開支已連續增長6個季度,在第4季度達到29億美元。2010年年底時,有20家設備供應商手中的訂單超過1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訂單計劃在2011年上半年交貨。
“通過與核心客戶的擴產計劃和生產技術的提高,多家設備制造商打破了此前的季度盈利紀錄,與此同時累計訂單總額也超過了近12個月的收入額,”Solarbuzz高級分析師芬利·科爾維爾(Finlay Colville)表示,“包括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Centrotherm、GT Solar和梅耶博格(Meyer Burger)在內的領先設備供應商最近12個月在光伏領域的收入都超過了5億美元,而類似Amtech Systems、得可太陽能(DEK-Solar)、Despatch Industries和韓國周星工程(Jusung Engineering)這樣的新興設備供應商,其光伏業務的收入年增長率也預計將達到220%至360%。”
科爾維爾表示亞洲電池制造商增長的設備需求是設備提供商2011年收入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今年預計將從2010年的107億增長到117億。
訂單積壓
Solarbuzz稱,2011年光伏制造商產能年增長率將為60%,這將導致2008年來首次設備訂單的積壓。根據Solarbuzz的說法,2010光伏設備制造商總未結訂單較2009年第4季度增長了26%,全年接單出貨比(1.24)也高出年2009年第4季度,其中2010年第2季度接單出貨比達到了1.7,這是近8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值。
另一個2010年光伏產業出現的重要走向是,光伏制造業版圖向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移動,2011年這一趨勢仍將持續。市場調研公司表示去年晶體硅電池設備85%的銷售收入和薄膜設備60%的收入都來自這一地區。
報告稱,一流的晶體硅電池制造商還將繼續向設備供應商預定大批設備用于擴大生產。銅銦鎵硒(CIGS)和碲化鎘(CdTe)電池產量的提高也對薄膜沉積設備提出更多的需求,而這類設備通常根據客戶需求訂制。
非晶硅/微晶硅的設備供應依舊由亞洲交鑰匙設備供應商主宰,情況與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歐瑞康(Oerlikon)和愛發科(ULVAC)幾年前進入市場時類似。
Solarbuzz稱來自歐洲光伏制造商的設備訂單繼續下降,根據Centrotherm 和Roth & Rau兩家公司的數據顯示,2010年只有12%的光伏設備收入來自歐洲客戶,而2008年這一比例還高達33%。
市場巨頭
初步數據顯示應用材料公司2010年光伏業務的收入在13億到15億美元之間。Solarbuzz判斷這比其他任何一家光伏設備供應商都要高出5億美元以上。
然而,據Solarbuzz分析師稱,Centrotherm是2011年值得關注的設備供應商。科爾維爾預測Centrotherm在2010年每季度收入將增長75%以上,主要訂單來自亞洲客戶對晶體硅工藝設備的需求。
“光伏設備市場上剩余的空間包含不同的細分市場,了解這一點對設備供應商選擇增長策略十分必要。”科爾維爾補充道。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