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92家太陽能企業中標家電下鄉的熱情,第六期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僅6家入圍不免顯得過于冷清。同樣的入圍標準——GB/T19141—2003《家電太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緣何呈現出6∶92這樣懸殊的比例呢?從此次節能認證產品標準看,GB/T19141—2003《家電太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為行業國標,門檻并不高。別的不說,92家下鄉的太陽能企業都能滿足行業國標的要求,都具有入圍節能清單的基本條件,但最終入圍企業僅僅6家,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歸根結底在于企業對政府采購依然很陌生。
家電下鄉為何眾企業紛紛拼了命地往里鉆,因為他們重視,他們知道農村市場是他們生存的空間,家電下鄉是企業活下去的機會。而節能認證和節能清單對有些企業來說似乎顯得可有可無。
筆者之前采訪過一些太陽能企業,企業方表示根本不知道有節能認證這一檔子事兒,當然這與節能認證部門自身的宣傳不無關系,但板子最終還是要打在企業身上。據了解,此次參加節能認證的并非只有6家,但是很多企業動手較晚,這其中包括太陽能行業的領軍企業,這些企業目前還處于試驗階段,未能趕上第6期節能清單的入選。盡管動手晚,但這類企業的節能認證及政府采購意識已經覺醒,而更多的企業卻還處于意識的冬眠期。
政府采購市場對于太陽能企業來說,發展空間很大,尤其隨著太陽能熱利用與建筑的結合技術的發展,政府部門、學校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對太陽能的需求將會放量增長,而需求增長直接受益的將是那些取得政府采購市場“通行證”的節能清單入圍企業,沒有政府優先采購權,那就只有流口水的份兒了。況且,政府要是不買你的賬,那老百姓又將怎么想呢?企業可得細細思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