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媒體報道,2010年德國公司在印度太陽能項目招標中零收獲,從而引發關于德太陽能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關注。
去年1月,印度政府發布太陽能發展規劃,提出太陽能安裝容量從目前幾乎為0至2022年提升至20吉瓦(相當于20座核電站)的目標。
為此,印度政府2010年就建設150兆瓦光伏太陽能設施和建成470兆瓦集熱式太陽能動力工廠、總計37個項目,向全球企業招標。共有310家企業參加投標。由于投標條件問題,多數項目為印度本國企業中標,不過若干家中國企業也贏得多項合同,而德國企業中標項目為零。
柏林工業大學太陽能產業專家WolfgangHummel教授的研究報告分析認為,印度方面需要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問題的實際解決方案,而不是相對昂貴的高技術產品;另一方面,德國政府基于《可再生能源優先法》提供的資助已導致企業臃腫和懶惰,并使他們過于關注國內市場,也沒能面向印度項目提出適當的投標條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