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最近曝光的廣東新塘牛仔褲產業重金屬污染嚴重,令各國媒體再次擔憂中國的環境問題。
每年有2.6億條牛仔褲從廣東新塘出口到世界各地,40%的美國人身上穿的牛仔褲產自這里。
具有“世界牛仔褲之都”美名的新塘是中國服裝加工業的縮影,僅此一地就占到中國牛仔褲總出口量的60%。新塘滿街都是大大小小的牛仔褲加工廠,幾乎每個居民都參與了牛仔褲的生產,即便是學齡兒童也在自家的作坊里幫忙。
但人們往往會忽略光鮮背后的陰影。
為了使牛仔褲染上漂亮的顏色,這些褲子要在重化工染料里漂染多次。顏料里包括鎘、鉛、汞等重金屬,為了不讓這些有害物質緊貼著消費者的皮膚,在出廠之前就需進行多次漂洗。這道工序給當地帶來的污染非常嚴重:新塘居民不得不忍受嚴重污染的水源和土地,廢水排入河里,最終匯入珠江,融入整個珠三角……
在綠色和平組織發布一系列新塘污染的照片之前,很少有人關注到中國制衣業的重金屬污染問題。突發性的環境危機更多地吸引了媒體的目光:大連油管爆炸,成數千加侖原油泄入黃海;福建省紫金礦業某銅礦濕法廠污水滲漏,致使大量魚中毒死亡;數十名兒童鉛中毒,曝光了云南省村民非法提煉黃金事件;廣西壯族自治區數千名居民抗議信發鋁廠嚴重污染環境,并與警方發生沖突等等。
中國環保部表示,中國1/4以上的河流、湖泊和小溪污染程度嚴重,無法作為飲用水源。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近日在重慶舉行的全國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當前突發環境事件數量居高不下,重金屬污染仍保持高發態勢。
正是這位敢于說真話的張力軍副部長,于3月10日在人大記者招待會上向中外記者表示:“兩項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COD)確實是在下降,但環境質量僅是局部改善了,總體還在惡化。”
為什么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并采取措施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的背景下,還會出現環境污染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張力軍在今年中國人大記者招待會上一語道破:“就是因為我們的污染物不僅僅是兩項主要污染物。僅靠兩種污染物的總量控制來改變中國整體的環境質量是不夠的。”
外媒的擔憂
據《世界博覽》記者觀察,外國媒體在提到中國的環境問題時也注意到了中國為解決污染問題作出的努力。
加拿大最大的新聞網站www.thestar.com報道,中國將有5萬億元投入到可再生能源領域;政府鼓勵開發清潔能源汽車;積極利用風能水能以擺脫對石油和煤的依賴;大力研究環保材料以替代現有的某些高污染工業原料。
英文環保雜志《E》也肯定了中國在環保方面的決心:作為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據世界排放量的17%左右,中國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提出到2020年減排40%~50%很有勇氣。
但也幾乎是不約而同地,各國媒體贊賞中國環保決心的同時,也提出了中國環境問題的嚴峻性。
《紐約時報》認為“盡管中國做了多種努力,但環境問題持續惡化”。即便是在北京認為空氣質量最好的2008年,北京大氣的平均微粒含量在超過80%的時間里都超出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而奧運之后,空氣質量再度下降。
該報還援引了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的話,“中國政府減少污染的許多努力,由于各處建筑工程灰塵飛揚及私人汽車擁有量激增而被抵消。”因為在北京,限行政策使每工作日道路上的私人汽車減少了1/5,但2010年前四個月新增私人汽車達25萬輛,這就使限行政策前功盡棄。
《經濟學人》雜志更是以標題“經濟發展了,而環境卻更惡化了”的文章直言,中國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環境的更加惡化。2010年夏季太湖污染和惡臭更甚于2007年的藍藻危機。持續兩年的經濟刺激計劃對于綠色產業的發展并沒有太大益處,地方政府關心的還是GDP的增長。連續幾年下降的單位能源消耗量,今年一季度又開始反彈,上升了3.2%。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