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11日,坐擁億萬家財、在美國叱咤風云的勞倫斯"洛克菲勒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94歲。這位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傳人,盡管含著金鑰匙出生,卻絕不是一位紈绔子弟,他在有生之年不僅開了風險投資的先河,還為美國的環保及慈善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政經大腕大衛。洛克菲勒:經濟帝國第三代掌門人
大衛。洛克菲勒,1915年6月12日出生于一個具有兩個世紀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姓氏之家——洛克菲勒家族。他是這個經濟帝國的第三代掌門人。
作為美國第一家族的后代,大衛有其他人沒有的機會,可以接觸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最有權勢的家族、影響整個歐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屆美國總統,參與了很多改變世界格局的重要訪問。他在冷戰時期造訪前蘇聯,跟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都有過直接而鋒利的面對面交流,他也是第一批在中美關系開始解凍后的1973年到訪中國的資本家,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初跟中國密切接觸,并成功開展商務活動的國際金融家。
作為哈耶克和熊彼特的學生,并與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同學,他對經濟學,對企業經營和政府影響都有著深刻的見地,這些見地也廣泛地影響了美國經濟的走向和政策制定。他重新定義了企業家的身份,認為“企業家身份本身代表著一種機會,用于滿足人的發明創新、追求權利和賭博的本性……事實上,對成就過程的追求,其本身對于許多人來說就是一個目標,而在那些人眼里,利潤只是一種值得付出努力的副產品”,這也許更能解釋他在使用和創造財富上做的一切。
大衛長大成人后,當上了蔡斯。曼哈頓銀行的行長,具體負責監管該銀行的國際業務。同時,他還對從事慈善事業和藝術事業懷有濃厚興趣。他還幫助掌管一處家族遺產,這筆遺產至今仍影響著美國人的生活。
除了把自家公司經營得穩穩當當,大衛還做了許多祖父輩沒有嘗試過的事。例如,他寫了一本名為《論文集》的書,講述他在美國實力最雄厚家族中的個人生活。還寫了一本傳記——《回憶錄》,把家族史囊括其中,好給子孫輩借鑒。不論是在他的書中,還是在生活里,大衛總是念念不忘地強調說,一個擁有巨大社會財富的人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有錢人應該對社會負有一種責任感,做些對別人有益的事情。”每當有人給他寫信或當面請他施舍金錢時,大衛都會按照父親的做法去做??磥恚绻麤]有家業的負擔,大衛應該會成為文學家、史學家什么的。大衛"洛克菲勒表示,他希望自己的家族會以“助人家族”的形象名載史冊:“擁有財富,也就擁有了他人所沒有的機遇,抓往這些機遇,同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洛克菲勒家族的事業已傳接了3代之久,可到了第四、第五代子女,一脈相傳的習慣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在大衛的子孫中,有不少極端分子甚至舍棄了洛克菲勒這個招牌姓,隱姓埋名闖蕩世界。據統計,有80%的家族企業未能順利傳到第2代人的手里,剩余的13%則未能傳到第3代手里。不知洛克菲勒家族能否靠大衛的那本《回憶錄》家史,繼續保持這幸存的7%呢?
約翰。洛克菲勒:大慈善家
約翰和父親一樣努力工作、勤勤懇懇,有強烈的責任感,但是“情緒緊張”,在“社交場合很靦腆、很笨拙”,甚至“會為自己說過的話或一閃而過的念頭痛苦好些天”。但是,靦腆的約翰也有另一面,因為反對弟弟納爾遜一手控制家族事務,他發起了一場激烈的斗爭,并取得最終的勝利。
作為家族中的慈善家,約翰把畢生精力都放在解決一些社會問題上,他對生活的失敗者有一種同情感。越南戰爭時期,美國社會的動蕩使得約翰對反戰潮流有一種天然的認同,并對那個時代那些留長發、愛喝酒的被認為是非正統的年輕人偏愛有加。大衛贊揚約翰在慈善事業上的成績“是洛克菲勒家族成員能夠引以為豪的”。
納爾遜。洛克菲勒:出色的政治家
納爾遜的性格更像母親奧爾德里奇家族的人,而不是洛克菲勒家族。他擁有無數財富,卻從未想過呆坐等待成功扣門,他勇于克服一切障礙,包括他患有的嚴重的閱讀障礙癥。他曾經成功創下4次連任紐約州州長的驚人紀錄,成為自羅斯福、杜魯門和艾森豪威爾以來最受矚目的一位政治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