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看到,金沙江水從這個人造的導流洞里奔涌而出。兩岸茂盛的植被現在已經不復存在。圍堰上,工人正在緊張施工,到處是機器的轟鳴聲。而在華能集團的龍開口水電站,記者看到這座大壩已經頗具規模。主壩開始澆灌水泥。金沙江從導流明渠穿過,原來的河道被截流用于建壩。
記者向張之平問到,環評報告通過之前可不可以進行截流和大壩主體工程的建設張之平這樣說到這個不好回答,因為截流必須要在枯水期進行,如果不及時截流就要推一年。
沒有相關手續,這些水電站為什么就能夠堂而皇之地開山放炮,建壩截流?當地的政府部門就沒有發現嗎?如果發現了,為什么不制止呢?記者繼續進行了調查。
環評、安評、林業占地手續均沒有辦理的博裕水電站,實際上已經開工半年多,不過采訪中,記者發現,水電站負責人并沒有為手續的事情苦惱,說這次林業局叫停的事,招商局已經答應了出面幫忙。
當記者問到,現在找招商局,招商局是否能幫忙,孔經理告訴記者招商局可以,就是通過王局長,只要他們一有事情,就過來招商、水利、環保,通過縣政府有些部門協調。
孔經理提及的這位王局長,是當地招商局局長王建功,環評還沒有審批通過,安評甚至根本沒有進行,這種情況下,王局長又能給這家水電站帶來什么幫助呢?
記者問到,準備怎么溝通這個事情時,招商局局長王建功告訴記者,這就是交流,先找到雙方矛盾的焦點,根據矛盾的實質雙方談判,最后達成一致意見。記者向王局長了解到,在談判問題上,一般像招商引資企業的矛盾都是由招商局出面給人家協商,實在解決不了的,就請示縣政府、縣領導協助解決。
王建功說,招商引資,發展水電,是全甘南州的發展大計。記者了解到,林業資源豐富的甘南地區,曾經也是原始森林覆蓋,是當地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幾十年來的砍伐,導致林業資源消耗殆盡,從2005年開始,甘南地區各縣提出“以林蓄水,以水發電,以電促工,以工富縣”的開發思路,招商引資發展小水電。在王局長的辦公室里,唯一張貼的掛圖就是這張水電站分布圖,從圖上來看,不止舟曲,整個白龍江流域,已經被密密麻麻的水電站所覆蓋。
王建功告訴記者,像這些帶著小閃電符號的就是水電站。記者問到,招商引進資金將近是67個億,這些項目如果全部建起來,將極大推動舟曲的經濟發展。稅收能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數字?王建功說大概算將近兩個億。
王局長告訴我們,目前,全縣水電招商仍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王局長表示,像舟曲這么貧困的地區,如果把水資源白白地浪費,不開發,舟曲會繼續貧窮落后,假如這些水電站全部開發起來了,能收入兩個億,就可以發展其它產業,整個把當地的經濟就帶動了。
當記者問到這樣做會不會不值得,會不會對生態造成影響時,水利局局長說,植被破壞了,造成水土流失,也有這樣的說法,但這個最后總的來說的話以后,至于負面效應的話,畢竟不占主要的,有一點兒影響,但是不大,就是微乎其微的。
在舟曲縣財政局記者得知,在沒有水電招商引資之前的2005年,全縣財政收入剛過千萬,招商引資六年后,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2700萬,全年財政收入預計將會達到4929萬。其中40%來自水電站營業稅。
舟曲縣財政局工作者告訴記者,在前幾年的比重比40%小一些,現在是逐年增長。每年大概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
記者發現,水電開發給舟曲地方財政帶來了一年2000萬左右的稅收,但是,因為一次八八特大泥石流造成的災害,中央和省級財政需要投入的援建資金就高達50億兩千萬。
財政局局長告訴記者,50億2000萬,現在這些支出主要是城鄉居民住房還有就是城鎮建設還有公共服務支出,然后就是基礎設施,還有白龍江溝道整治,還有就是災害治理還有產業重建和環境,就是生態環境這八大塊支出,主要占的最多就是城鄉居民住房這一塊,這一塊它占投資7億2000多萬,還有就是白龍江溝道支出這個是3億,生態環境占到1億9000萬。
記者問到,這個1億9000萬的生態環境治理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財政局局長說是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財政局局長說,縣里沒有投資,縣里的財政收入只有4000多萬,這根本就保不了這些,所以這部分的投入,還是中央主要靠的還是中央和省級財政。
記者發現,舟曲的水電開發似乎進入了一個怪圈,稅收算地方的,而生態破壞一旦引發了災害則會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全部買單。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利部部長顧問王浩院士認為,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發展方式無異于飲鴆止渴。
水利部部長顧問王浩院士告訴記者,這種都是地方收了小頭,國家拿了大頭補貼地方,這個是一種非常短視的屁股指揮腦袋的做法,現在就是這樣,地方為了收這一點這個收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很多不合格的小水電大批的上馬,增加GDP,這個對生態造成的嚴重的影響,這種發展方式應該明確地說不符合科學發展觀。
四、半小時觀察:如何管住地方政府“不要命”的水電冒險?
再來回顧一下前面節目中的場景,一年前1000多名同胞罹難,國家耗費50多億重建。而現在我們的記者拍攝到,有不少地方河床依然干涸,農房依然裂縫,農田依然塌陷,植被依然被毀,兩位地質專家痛心疾首,當地地震臺和環保局反對無效,招商局大包大攬幫助無證水電站上馬,財政局惦記的是2000多萬水電稅收。這是一筆糊涂帳,更是一筆荒唐帳!為了蠅頭小利,不僅浪費了國家重建和恢復生態的巨額資金,更是把數萬舟曲百姓置于危險境地!
需要反思的是,地方政府這種的水電冒險,為何產生?如何能管住他們的這種冒險?在中央水利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加快水利改革發展,要堅持民生優先原則,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利問題,促進水利發展更好服務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堅持統籌兼顧原則,注重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并重、治標治本兼顧,統籌安排水資源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科學管理;要堅持人水和諧原則,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高效利用水資源,合理安排生活、生產、生態用水。要落實胡總書記提出的這些原則,我們需要有一整套制度配合。如果我們的官員考核體系還是以GDP為導向,升官晉級還是以招商引資、財政收入為指標,在一些地方,這些原則可能就很難落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