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和河北省環保廳日前組織有關專家對《承德生態文明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論證。《規劃》順利通過評審,專家認為,《規劃》對推動承德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實現城鄉統籌、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明確創建目標 確立評估體系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和生態資源優勢獨特,承德市一直是北京、天津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地,對整個華北地區的生態功能有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承德市的森林覆蓋率以每年1個百分點以上的速度增加,目前全市范圍內超過一半的國土面積被森林覆蓋,生態環境優勢位居河北省首位。境內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16個森林公園,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7.4%,占全省保護區總面積的50%。2003年,承德市率先在全省開展生態市建設,并以此為基礎,于2008年3月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目標。今年6月,承德市依托自身獨特的區位生態功能和良好的生態基礎,被環境保護部批準為成為第二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
《規劃》針對承德市所處的區位特點及特有的生態功能,按照統籌京津地區的區域發展原則,明確了經濟投入和環境投入同步加大、集約開發和資源保護同步推進、發展水平和環境質量同步提高、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放大的方針,確定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并立足于承德市生態市建設和城市發展各項建設基礎,分析了目標的可行性,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任務,確定了2009~2050年生態文明建設近期、中期和遠期3個階段的創建目標,其目標評估體系由生態文明素質、產業生態行為、社會生態行動和生態文明功效四大系統和36個要素構成。
指導思想明確 技術路線可行
專家組聽取了《規劃》編制組的匯報,并對《規劃》進行了論證。專家認為,《規劃》指導思想明確、理念先進、框架基本合理、技術路線可行,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和指導性。在指標體系構建、生態文明地圖創建等方面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創新性,規劃方法對其他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論證會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李文華院士認為,《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承德市的特點,確定了承德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框架和指標體系,并分析了目標的可行性。《規劃》針對承德市所處的區位特征及生態優勢,統籌考慮京津冀區域發展,明確了承德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功能定位,確定了近期建設重點,對推動承德市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實現城鄉統籌、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規劃》評審,并建議根據與會專家意見修改完善后提交有關部門審批,盡快付諸實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