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今日出席“2011中國能源論壇”,在會上對美國針對中國新能源行業啟動的301調查進行了駁斥。
此外,在會上,張國寶還透露了去年10月份舉行的未對媒體公開的中美能源視頻對話的一些內幕情況。
駁斥美國指責
2009年10月15日,美國貿易代表(USTR)辦公室公告稱,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申請,美方將按照《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對中國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展開調查。隨后,在12月22日,USTR宣布,將就中國政府向風電設備制造商提供補貼一事向世界貿易組織(下稱WTO)申請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
作為主管新能源行業的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今日在大會發言上針對美國的做法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表示,美國政府的做法其實是為向國內做個姿態,其實美國政府自己也知道,其對新能源企業的補貼比中國還多。
有關資料顯示,美國2010年1月至9月,已經通過現金支付方式給美國的新能源企業提供了46億美元補助,美國的風電企業獲得了其中30億美元的補貼。
不滿財政部政策
張國寶表示,美國政府盡管對中國新能源行業啟動301調查,但是卻很難真正找到中國對新能源行業補貼的證據,最后只找到中國財政部對風電企業的一項補貼政策。
張國寶所提到的政策是中國財政部于2008年8月發布的《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根據該《辦法》, 符合支持條件企業的前50臺兆瓦級風電機組可獲得600元/千瓦的補助,大致相當于總造價的10%。《辦法》規定,接受補貼的設備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包括自主研發、聯合開發或引進技術再創新,必須擁有完全的技術文件”。
對于美國的這項指責,張國寶今天公開表示,這個政策只覆蓋了6家龍頭企業,2010年就沒有了,補貼的總金額也只有2.2億元。據今日會上發布的“2010中國能源企業500強”榜單顯示,風電的龍頭企業年銷售額大多在100億元以上。
對于財政部的該項政策,張國寶今天在會上也表示,他并不贊成,并且建議主動撤銷。他表示,600元/瓦相對于風電龍頭企業而言不算什么,而且也只覆蓋了6家企業,并且容易給外國留下“口實”,他認為還不如補貼科研,一方面企業有需求,此外,外人也不好說什么。
透露中美能源視頻對話內幕
去年年末,中美舉行了能源視頻對話,其內容至今尚未詳細披露。在今天的會議上,張國寶也首度向外界透露了這場對話的一些內幕情況。
張國寶介紹道,該視頻對話首先是由美國方面提議,中國能源局方面希望在有中美媒體在場的情況下進行公開對話,不過這一要求被美方拒絕,并由此導致對話拖延。后在中方答應不向媒體開放的情況下才舉行了視頻對話。
“對話開始時,美方的頭一句話就是確認我們這邊有沒有記者在場,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才正式開始。”張國寶說道。
對于對話的具體內容,張國寶重點介紹了雙方就中國海上風電招標的對話。美方質疑中國在海上風電招標中中國企業占據份額大頭,張國寶稱中方作了兩點回應:第一,海上風電建設涉及近海的水文地質資料,與軍事有關,中國有保密的需要。“中國企業要去夏威夷海上投資,美國會允許嗎?”第二點,美國現在有哪家公司在搞海上風電?沒有!所以,等美國有企業搞出來后再來談在華競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