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新興產業是今年8月份國務院確定的,國家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意圖,在于通過新一輪以科技帶動的產業變革,實現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國家綜合實力長遠發展的趕超戰略,但由于地方意志的潮涌,國家趕超戰略的落實有可能演變為扭曲市場的病因。
據相關人士透露,十二五期間,我國政府將出資10萬億元或1.5萬億美元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此外,正在由發改委牽頭制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將于明年‘兩會’前公布。證科技部相關權威人士給予了證實,同時表示,關于規劃發布時間、投資總額及財政撥付比例等,目前還是未知。
戰略新興產業是今年8月份國務院確定的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大產業。國家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意圖,在于通過新一輪以科技帶動的產業變革,實現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國家綜合實力長遠發展的趕超戰略,但由于地方意志的潮涌,國家趕超戰略的落實有可能演變為扭曲市場的病因。
2010年兩會期間,就有人大代表表示,中央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尚未出臺,地方政府就已經一哄而上——有18個省區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個城市把太陽能、風能作為支柱產業,個別省市甚至制定出打造上千億元、上萬億元的新能源產業規劃。然而,由于不少企業因缺乏核心技術、沒有品牌意識等原因,新能源產業很快就陷入了低水平重復建設、盲目開打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之中。如何防止新興產業“搶了市場、輸了未來”,成為當前有關部門應及時調控的熱點問題。
新能源產業“爆炸式”增長 惡性競爭態勢明顯
以電動車、LED、太陽能光伏面板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是當前眾多企業發展的熱門方向。在不久前結束的第108屆廣交會上,相關產品的身影無處不在。
由于入行門檻低、缺乏核心技術,我國新能源行業已經明顯呈現出低水平重復建設、依靠開打價格戰拼出口的惡性競爭態勢。中國機電商會和五礦化工商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少數新創建企業外,大批傳統制造企業向新能源產業轉型,是造成我國新能源產業“爆炸式”增長的重要原因。
由此不難看出,為何在國內起步較早的新能源汽車前進之路總是步履維艱。2010年前10月,比亞迪純電動車E6銷量僅為54輛,F3DM混合動力車銷量290輛。長安志翔混合動力車銷量約為300臺。而中國首款混合動力車,曾經的新能源車明星長安杰勛HEV,則以一年銷售量為零的業績悲情謝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