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間,有關部門將按照“專業化運營,市場化管理”的原則,進一步提高污水、垃圾、大氣處理公司的運營門檻,這對行業內龍頭上市公司將形成利好。
提高甲級資質運營門檻
記者了解到,有關部門在制定的“十二五”環保規劃中,將重點培養一批大型環保企業,某部委甚至提出了打造產值近百億元環保企業的目標。環保部內部也有過相關建議,即在污水、垃圾、大氣領域,各培養100家重點運營企業。
預計在明年初發布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也將要大力發展環保服務,建立以資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設計和建設、設施運營和維護、技術咨詢和人才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環保產業服務體系,并加大污染治理設施特許經營實施力度。
種種跡象表明,未來我國節能環保產業運營門檻資質將進一步提高。
1999年3月,原國家環保總局頒布了《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認可管理辦法(試行)》,實施10年來,由于運營資質審批權限過于集中,對運營單位運營活動的監管不夠,運營資質分級分類條件不細等原因,環保部已于今年3月下發了關于征求《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修訂)》的征求意見稿。
目前,我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共分八類:即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除塵脫硫脫硝、工業廢氣、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棄物、有機廢棄物、污染源(廢水、廢氣)自動連續監測,涉及水、氣、固三個方面。
利好龍頭企業
根據該征求意見稿,調整后的資質審批依然堅持運營資質統一監督管理的原則,但適當在注冊資金、專業人員數量、業績規模、檢測化驗能力等方面,提高了甲級資質的認定條件。
同時下放乙級資質審批權限,省級環保部門除原《辦法》規定的受理和預審甲級運營資質的申請外,還全面負責乙級運營資質、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運營資質和臨時運營資質申請的受理和審批。
據了解,取得甲級資質證書的單位,可在全國范圍內承接該專業類別任何規模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運營業務。取得乙級資質證書的單位,可在全國范圍內承接該專業類別規定規模和業務范圍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運營業務。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城鎮污水垃圾運營企業1000多家。業內人士認為,適當提高行業進入門檻,重點培養跨區運營的大型節能環保運營企業,有利于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