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至12月10日,聯合國氣候會議于墨西哥坎昆舉行。國際扶貧與發展機構樂施會表示,在經歷了去年的極端氣溫、洪災及海岸線上升等多次氣候災難之后,各國談判人員必須以更具迫切性及果斷的態度來參與這次會議。
2010年因氣候變化而引致的災難,摧毀了無數貧窮人士的生命和生計。樂施會最新報告《當務之急:氣候會議需為貧窮人發聲》指出:2010年前九個月里,已有21,000人死于和氣候變化相關的災難──這個數字超過2009年全年的兩倍!極端氣候變化事件在過去十年平均每年發生770次,今年估計將會更多!巴基斯坦今年全年最高氣溫53.7度,是亞洲有史以來的最高氣溫。
報告作者Tim Gore指出:“今年我們見證了因氣候變化而引致的傷痛和損失,而情況極有可能因氣候變化加劇而進一步惡化。氣候變化在2010年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提醒我們坎昆氣候變化會議的談判進展是當前最迫切的事情。”
雖然和氣候有關的災難不能單單歸咎于氣候改變,但氣候變化的走勢,卻顯示今年因氣候變化而引致的極端天氣極可能越發嚴峻,本來已經受到影響的人群,可能將要面對更大的危機。
巴基斯坦水災影響超過2,000萬人,淹沒約全國五分一土地,導致2,000人死亡,損失高達97億美元。在俄羅斯,今年夏季氣溫比長期平均氣溫高出7.8度,令莫斯科每天死亡人數達700人,是正常死亡率的兩倍;高溫引致的火災損毀了該國26%的小麥,該事件導致俄羅斯禁止谷物出口,隨即引發全球谷物價格上升,對貧窮人群的影響最為嚴重。
樂施會呼吁坎昆氣候會議成立一項公平的氣候基金,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援助,同時資金應該用得其所。該項基金應以女性為優先服務對象,因為女性往往是有助社會成功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角色。
各國應開拓新渠道以籌集數以十億計的氣候資金,例如向沒有排放限制的國際航空和航海貨運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征收稅項,以及同意向銀行征收金融交易稅。越早設立、發放資金,用以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金額便會越低,估計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每使用一美元,便能減少因災難帶來的60美元損失。
最重要的是,各國應將已經承諾的減排目標在談判桌上正規化,并進一步提高承諾,從而將全球變暖的程度控制至1.5度以下,同時各國應善用坎昆氣候會議來清除障礙,以達成更全面、公平及受法律監管的全球共識。
Gore指出:“現在絕不能放棄聯合國談判機制,這是唯一能產生最有效方案的平臺,從而應對未完全呈現的全球危機。過去數年,聯合國有關氣候變化會議的進程,已經醞釀為一股國際壓力,促使各國提出國內的應對政策,為未曾實現的項目定下目標,而且開始關注貧窮人士和邊緣社區對適應氣候變化的需要。”
“縱使坎昆氣候會議不能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帶來所有的解決辦法,但在會議中卻可以達成針對貧窮人需要的共識。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成就,將會是成立一項公平的氣候基金,因為這將有助各國重建信任以及將會議重新納入軌道。”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