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6日,深圳水資源保障的歷史上注定又要寫下濃重的一筆,翻開新的一頁。
經過全體水務工作者4年多的艱苦建設,東部供水水源工程(二期)正式建成通水。工程(二期)在東部供水水源工程(一期)的基礎上從東江增加年取水量3.7億立方米,使東部供水水源工程年供水規模達到7.2億立方米,約占深圳市年境外引水總量的一半。
這就標志著,深圳市東部供水水源工程和東深供水工程兩大境外引水工程雙水源保障的供水網絡格局正式形成。清清東江水,潺潺向南流,她就像甘甜的乳汁一般,哺育著蓬勃發展的深圳經濟特區,為這座中國最年輕和最富有朝氣的城市提供更為可靠的水資源保障。
一直以來,東部供水水源工程建設得到了歷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受到了廣大市民的高度關注,今年特區建立三十周年慶典之際,東部供水水源工程獲選“深圳市30年30個特色建設項目”之一。全體水務工作者為此克服了重重困難,創造了無數奇跡,他們用一項精品工程、民生工程,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獻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禮。
超前規劃二期工程:隧道、箱涵預留充足過水量
作為深圳市獨立投資興建和管理的境外引水工程,深圳東部供水水源工程(一期)投資37.3億元,年原水供水能力3.5億立方米,自建成以來累計向深圳供水30多億立方米,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強勁的“水引擎”。正因為如此,東部供水水源工程和另一境外引水工程東深供水工程一起,并稱為深圳兩大“生命線工程”。
據介紹,東部供水水源工程(一期)在建設時就考慮到了建成后可能難以滿足深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在工程(一期)建設時就積極組織論證建設工程(二期)的必要性、可行性,隧洞、箱涵預留了充足的過水流量,提前征好了工程(二期)用地,從而為二期建設減少了投資、減少了工期、增加了效率、增加了效益。
以先進科技成果確保工程安全
東部供水水源工程(二期)2006年8月5日開工建設,2010年上半年具備試通水條件,是深圳市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記者了解到,大量高科技的成果被運用到這座深圳“生命線工程”中。
東江取水口治沙技術研究。東江取水口戰略位置重要,是深圳“生命線工程”的源頭,一旦口門淤死,整條供水線路將無法正常運轉。為此,工程管理部門專門進行了東江取水口治沙技術研究,成功實施了取水口改造工程。經停水檢修期測算,泥沙含量減少90%以上。
加強水質安全監測。東部供水水源工程(二期)在建設過程中加大了水質檢測力度,增加了水質檢測項目和監控點,保證了供水水質安全:在東江泵站前池設立了水質在線毒性檢測系統,在西枝江取水口建立了水質毒性在線監測;加大常規監測頻率,增加檢測點和檢測項目,并將成果歸檔,積累了歷史資料;強化工程水文觀測,對取水口河床變化進行連續觀測,并歸檔。
此外,東江水源工程管理處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東部供水水源工程的調度系統自動化程度已經達到較高的水準。他如數家珍地說,東部供水水源工程(二期)泵站的主設備水泵、電機為原裝進口;PCCP管管壁擦有符合衛生部環保標準的防腐涂料,該涂料能抑制藻類貝類生長,確保水質;參照南水北調工程,為提高PCCP管穩定性和使用壽命,設立專門PCCP管基座,對PCCP管道進行120°包角保護,確定了安全運行的可靠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