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六委辦局負責人昨天(3日)在線解答市民對今冬供暖熱計量的疑問。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實行供熱計量收費后,既不影響周圍居民溫度又能節省費用的辦法是,居民不在家時將溫度設定在14℃。
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住宅的供熱計量實行“樓棟計量、按戶分攤”的方式,根據相關規定,今年1月1日起通過竣工驗收的新建居住建筑和具備供熱計量條件的既有居住建筑應當實行供熱計量收費。收費試行價格實行兩部制熱價,基本熱價按照建筑面積征收,計量熱價按照用熱量征收。
鑒于熱量傳導的特殊性,當用戶不在家時宜將最低溫度設定在14℃左右,這樣既不影響鄰居的采暖溫度,又能保證用戶回家時室溫能較快達到用戶的需求溫度。
市供熱辦負責人表示,如果要達到一定的供暖效果,也就是溫度一樣,那么住宅朝向不同肯定需要的熱不同,比如朝北的房子肯定比朝南方向的房子用熱多,這樣供暖費就要高些,但不會高出太多。
一些不具備熱計量條件的房屋將陸續進行節能改造,包括對室內采暖系統進行供熱計量和溫度調控改造;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熱源和管網熱平衡改造。現有二步、三步節能居住建筑,實施熱計量改造的設備購置、安裝、檢定等改造費用由財政和供熱單位按照一定比例分擔,改造費用的具體使用管理辦法由市財政會同市市政市容委研究制定。
熱計量改造時間表
2011年:公共機構和既有大型公建將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實行供熱計量收費;普通公建以及2004年7月以后設計建設的居住建筑,2012年實行供熱計量收費。
2013年至2015年:1998年7月以后設計建設的居住建筑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實行供熱計量收費。
熱計量改造內容
居住建筑完成供熱計量改造涉及到樓房外保溫改造、門窗改造、管線改造、卡表改造等,改造費用將主要由政府和供熱企業負擔,居民也將負擔一小部分。有的老舊小區在進行建筑節能改造時,同時加裝了熱計量表等相關計量設施,居民負擔的部分費用是老舊小區建筑節能改造費用,單純熱計量改造,不用掏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