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近日透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將于近期推出,“標準”將對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建造、設計、運行、維護等給出詳細指標。同時針對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海油等多個主體建設的充電站(樁)予以規范。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爭相興建充電站,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亂象叢生。同時,有兩種電池能源供應模式正在形成。
電池快充壽命衰減驚人 盲目建站風險大
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出臺后,部分試點城市的“再補貼”政策也隨即出臺,新能源汽車消費正逐步啟動。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海油、中石化等巨頭紛紛跑馬圈地,各地掀起一股興建充電站的風潮。
截至目前,上海漕溪、深圳龍崗、成都石羊、唐山南湖、延安、鄭州、南寧等地已經建成、在建或近期將開建大量的充電站,其中上海計劃在三年內達到5000個充電樁的規模;長春計劃三年內建成15個充電站和5000個充電樁……電池尺寸、充電接口是否統一?電池質量能否過關?快速充電對電池的損害究竟有多大?等一系列問題開始暴露出來。
本報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致電比亞迪汽車公司,一位銷售顧問對記者提出的“電池慢充和快充狀態下的使用壽命差別”問題,對方以“沒有相關資料”為由拒絕回答。
錦州萬得新能源汽車公司技術總監郭永良告訴記者,如果每一次都慢充,理論壽命為600至800次,“如果使用快充的方式,估計超不過100次。”在郭永良看來,各地大規模興建充電站有利有弊,好處在于這些基礎設施可以支持電動汽車業持續發展,壞處是快充使電池壽命縮短,可能使消費者放棄去充電站快充,這樣充電站的收益就會受到沖擊。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高級工程師魯蘭光表示,目前電池的可靠性是個問題,如果在快充過程中遇到充電站與電池匹配性較差的情況,不僅會減少電池的使用壽命,而且可能引發爆炸等事故,“我建議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充電站和電池實現技術升級,不要盲目擴大規模。”
錦州模式:更換電池
在遼寧錦州,錦州萬得新能源汽車公司生產的“針對性電動汽車”有100輛作出租車用,該公司項目經理張佳音告訴記者,高成本是電動汽車普及的障礙之一,錦州萬得的策略是“規避式”發展——滿足城市交通需求的短續航里程、低價格、快速更換電池模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