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專利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以及國際貿易和可持續發展中心(ICTSD)日前就聯合展開的“專利和清潔能源——彌合證據和政策之間的差距”項目發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全球近80%的清潔能源技術創新源于日本、美國、德國、韓國、法國和英國六國。
該調查項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關鍵清潔能源技術的技術分布、關鍵清潔能源技術的專利分布以及上述專利的許可狀況。上述三家機構在6,000萬件國際專利中挑選出40萬件專利文獻作為研究數據基礎,并對近500家(約160家予以了反饋,答復率為30%)擁有清潔能源技術專利的私營企業、院校、政府機構和國家實驗室進行了問卷調查,旨在研究專利在清潔能源技術發展和轉讓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以下是報告中的部分數據:
1.關鍵清潔能源技術的技術分布
鑒于當前清潔能源技術所涉領域龐雜,該調查僅選擇性地對太陽能光伏(PV)、太陽熱能、風能、地熱能、水/海洋能、生物燃料、碳捕獲和存儲以及整體氣化聯合循環(IGCC)技術領域的專利趨勢予以分析。
調查著重對太陽能(太陽能光伏、太陽熱能及太陽能加熱和制冷)、風能(陸地和海上風能)、地熱能、水能、海洋能和生物質能技術領域的當前技術發展狀況、商業價值及中短期的市場前景進行了分析。此外,報告還列出目前處于研發階段,但在未來5至10年內能夠產生良好市場價值的14個清潔能源技術:季節性太陽能儲熱和太陽能制冷、基于納米光伏電池模塊的光伏系統、浮動式海上風能、海洋熱能轉換、鹽梯度差發電、小規模地熱發電、干熱巖地熱能、生物質整體氣化聯合循環、生物質熱解等。
2.關鍵清潔能源技術的專利分布
調查顯示,清潔能源技術專利申請的興起始于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簽署,由此強有力表明,在構建激勵應對氣候變化技術發展平臺的過程中,國家政策決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1997年起,經選擇的上述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的專利率每年以20%的幅度增加,遠遠超出化石燃料和核能等傳統能源的專利增幅。
在上述六個經濟與合作組織成員國中,清潔能源技術專利申請最多的國家依次是日本、美國和德國。韓國以太陽能光伏技術專利申請為主。同時,印度和中國在太陽能光伏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亦較為活躍。在水/海洋能技術專利申請方面,巴西和墨西哥則分別位列前兩名。
中國成為上述六國清潔能源技術專利申請最主要的指定國,且以日本和美國的指定申請居多。此外,來自美國和德國的清潔能源技術專利申請亦將巴西作為重要的指定國。同時,數據顯示出新興經濟體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量仍處于較低水平。因此,總體看來,新興經濟體國家在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的重要性并不突出。
3.專利許可
調查顯示,面向發展中國家的清潔能源技術專利許可項目數量非常有限,且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然而,70%的受調查者表示有意向針對發展中國家資金有限的情況,制定更為靈活的許可條款,如合作研發、專利對外許可以及合作專利池和交叉許可。此外,調查還發現,除知識產權保護外,科技能力、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市場條件和投資環境等宏觀經濟因素亦對專利權人在發展中國家實施許可行為起著重要作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