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以往在市場上賣10.8元1只的緊湊型節能燈,在我省只需4.4元就能領到。8月25日,我省召開全省高效照明產品推廣實施工作會議,確定到今年年底,完成50萬只高效照明產品的推廣任務。
這是一項利國利民、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節能環保“綠照工程”,去年就已經在我省嘗試推廣,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去年,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第一批分配給我省的20萬只節能燈及三基色雙端直管熒光燈支架,卻在計劃完成推廣時間內只銷售出四分之一。分析原因,一是節能燈產品一直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據了解,僅西寧市義烏商貿城節能燈產品品牌就多達40余種,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很難讓人一眼辨出優劣。二是愿意接受設點銷售的社區少,物業公司以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為由,不允許中標企業進小區擺攤設點,有的物業公司甚至要求推廣單位繳納“管理費”;一些居民也對高效照明工程持懷疑態度,雖然燈上印有“政府補貼,綠照工程”的字樣,可小區居民抵觸心理很強,加之買燈時要求居民填寫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等,不少居民對此很排斥。三是在一些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核算中,節能燈無法通過財務預算,這種老規矩束縛住了不少單位抓節能的手腳,也使節能燈的推廣遇上了阻力;另一方面,許多大中企業用戶不愿意額外投入資金,更換還在使用的非節能燈及支架。
民心工程未能真正深入民心,老百姓的節能降耗理念尚停留在“隨手關燈”的簡單層面。如何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青海省中央財政補貼節能燈推廣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今年提早策劃,周密安排,嚴格按照方案的相關程序,做好審核、把關工作,嚴禁弄虛作假、倒買倒賣節能燈的行為,嚴格禁止各類標示有“政府補貼、綠照工程”的節能燈在市場上進行流通和銷售。
據省中央財政補貼節能燈推廣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經國家組織統一招標,確定中標到我省推廣節能燈的企業是廣東省中山市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緊湊型節能燈40萬只,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雙端直管熒光燈10萬只。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今年,我省在國家財政補貼50%之后,省財政對緊湊型節能燈給予每只1元的專項補貼。從而使節能燈從“高價”回歸到“平易近人”的價格上來。“由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級各機關單位、駐軍部隊、學校、醫院、賓館、企業等單位及西寧市、格爾木市、德令哈市、海東地區的城鄉居民及重點推廣區域都分解了任務,帶頭作用明顯,估計50萬只的任務可以完成”。節能燈推廣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了解,國家下達給我省的50萬只高效照明產品,如果全部投入使用,預計一年可節約電費4000多萬元,年可節約1.5萬噸標準煤,可節約電費2000萬元,拉動全省萬元GDP能耗下降約0.1個百分點。從某種意義上說,50萬只高效照明產品的推廣運用,順應“國家要節能,企業有效益,百姓得實惠”的多方共贏的時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