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蓋烈夫
人們都說“市場如戰場”,那么,一個企業怎樣才能獲勝?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早有答案,那就是《孫子兵法》中的“知勝有五”。然而,遺憾的是卻沒有多少人去理會這個致命的“知勝有五”的問題!
我曾見到一個企業,在業界也是小有名氣的。主業經營雖不算卓越,但也算得上是優秀。可是,最近一年來,老板一下子招來很多高級人才,都是副總裁級和總監級的。很多人納悶:主營人員已經夠用了,為啥還找這么多高層管理者?后來才知道,老板心中有一個所謂的“戰略目標”:搞房地產,搞企業包裝上市、搞小額貸款公司......。于是,投巨資建起了自己的會館;投巨資在商業中心租下了寫字樓;投巨資進行商業地產公關;投巨資進行銀行公關......。結果,搞了一大推有眉目沒身架的項目,這些項目尚未開始就騎虎難下。不但如此,由于多頭投資,給主業造成了資金鏈的緊張。人力資源成本也嚴重居高不下。高層之間由于意見不一致,由于分工不明,責任不清,也開始出現了內耗。原因何在?就是不懂得“知勝有五”這個道理。
什么是“知勝有五”?很簡單,就是孫子兵法中說的:“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這是企業戰略決策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它要求我們每一個決策者、領導者要對自己的企業做出客觀真實的分析。一般都使用“SWOT”來分析。有了這個分析,才能基本做出“可戰與不可戰”的決策。
識眾寡之用者勝。就是說投資一個或多個新項目,要知道資源的配置是多少。如果資源配置不到位,或者失去了平衡,同樣不能獲勝。
上下同欲者勝。這是非常核心的問題。在投資問題上,如果只有少數人的愿望而無大多數人的積極性,或者只是老板的一廂情愿,自豪的項目、再好的資源也不會達到預期。這關系到企業文化,因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能夠產生上下同欲的價值觀”。
以虞待不虞者勝。虞,乃準備也。做任何項目投資都必須做大量的準備,這是人人皆知的常理。準備的充分與不充分則是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倉促上陣,忙于應對,盲目推進,都是涉險之為。正如孫子所言:“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這里的“算”就是謀劃和準備。有準備就能“未戰而先勝”;沒準備或準備不足,就會“未戰而先敗”。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這就屬于領導藝術了。一個項目總是老板在張羅,總是老板忙前忙后,就會出現“君忙必亂”的局面。如果一個項目的負責人總是受老板的制約和駕馭,而不能發揮其才能,那么老板勢必變成孤家寡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