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美國倚科能源有限公司總裁莊云根博士
在“石化燃料還將是主要能源”和“發動機是排碳大戶”的現實面前,在“研發清潔燃料”和“制造高效發動機”遠水解不了近渴的情況下,節能減排如何才能“立竿見影”?
9月16日,在“第六屆環境與發展中國(國際)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國際組織600余人圍繞“推進治污減排,探索環保新道路”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作為論壇演講嘉賓,美國倚科能源有限公司總裁莊云根博士提出的一些觀點頗受關注,《科技日報》記者為此進行了專訪。
當務之急——解決發動機排放
“首先,讓我們看看誰是碳排放大戶,然后才決定創新什么技術對減碳的效果最大。”接受采訪時,這位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化工系博士開門見山亮出自己的觀點:“全球氣候暖化,二氧化碳增加是最主要的原因,二氧化碳的來源,到目前為止,還是燃燒石化燃料引起的,這主要是交通工具,另外就是工業制造,還有一個就是發電廠,主要是火力發電廠,這些最根本的來源就是柴油發動機和汽油發動機。因此,我認為,要抓節能減排,最主要的要從發動機上面著手。”
他分析說,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尋找節能減排的有效手段,比如發展清潔能源,包括太陽能和風能,但是清潔能源到2020年最多也只能取代15%的石化燃料,也就是說,甚至于今后30年到40年內,石化燃料還將是主要的能源。那么,在“石化燃料還將是主要能源”和“發動機是排碳大戶”這兩個不爭的事實前提下,企業必須在“研發比較清潔的燃料”和“制造高效發動機”等方面創新,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但因面對成本高和技術差的難題,這些目前也只能作為中、長期節能減排的手段,這實際上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莊云根認為,當前最切實際、最能“立竿見影”的做法是——首先解決發動機的排放問題。也就是想辦法在現有基礎上提高所有石化燃料的燃燒率,以期達到減少排放的目的。
“綜合指標”——考量節能減排實效
“如果能燃燒到99%的話,就是排放得少了。”因此,莊博士認為,開發新一代的燃油添加劑,是他的企業技術創新的主攻方向。
他分析指出,眼下看傳統燃油添加劑具有各種局限性,都有“顧此失彼”的缺點:有的主要是以抗爆震為主,節能減排不是它最主要的目的;有的添加了清潔劑,可以把油路系統里面的積垢給溶解掉,但是也損害了油膜,傷害了引擎;還有就是溶劑,有的加酒精,或者加上苯,總之,成分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新一代燃油添加劑必須要同時具備“綜合指標”:除了必須能夠節能減排之外,還要能夠提高汽車動力,不損害引擎,并延長發動機的壽命,且價格還要適合當前的消費能力。
他介紹說,目前在美國已經廣泛應用這種新一代燃油添加劑,比如倚科能源有限公司(Eco Global Solutions)的系列產品,已成為擁有2500萬輛重型卡車的北美最大重型卡車聯盟(VIPAR)的首選添加劑,同時在美國很多城市的公交運輸系統、消防、警察、學校、醫院、大型建筑等領域也都得到廣泛使用。“目前我們提出的綜合指標已完全符合美國現在市面上的普遍指標,這個指標是什么呢?節能必須是10%以上,排放要減少60%以上,動力要提高20%以上,必須適合于所有老的、舊的、新的發動機,也必須適合各種油——柴油、汽油、混合生物質、重油等燃油都可以用,還要不傷害引擎,減少維修成本,延長機械壽命,最后一個就是直接回報率一定要達到100%,你花一塊錢用這個添加劑,卻能夠省下2塊錢。”
愿做“螢火蟲”——好技術造福中國
作為美籍華人,從中國改革開放初年走進中國大陸時起,莊云根一直關注著中國的進步和發展,并把自己的愿景付諸一個個實際行動,如在浙江大學設立莊氏獎助學金,資助百名貧困學子上學;投資建藥廠,關愛人們的身體健康等等。
在國外生活學習和工作幾十年,這位年逾花甲的老專家不僅知識豐富,眼光敏銳,更有遠見卓識和創新的沖動。現在,他對當下中國風起云涌的節能減排事業更是見地獨到,充滿信心。他坦率并動情地對記者說,中國政府已在國際上作出減碳承諾,要實現這個目標,除了國家以外,企業和個人都責無旁貸。莊博士希望自己能像一只“螢火蟲”,讓自己的企業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新技術得到更廣泛實際的應用付出努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