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大調整以及產業結構的大轉變,中國未來的沼氣、生物天然氣產業將從分散、小農的生產方式向大規模、集約化、規?;较虬l展。”在9月28日召開的2010首屆中國國際氣體能源峰會暨生物天然氣產業國際高峰論壇新聞發布會上,接受中國能源網專訪的中國沼氣學會秘書長李景明認為,最近幾年政府在沼氣、生物質天然氣方面的資金投入、政策支持、科技創新方面都給予了極大推動,生物天然氣作為未來一種重要的補充燃料,會向更多功能化方向發展。
李景明指出,中國作為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在沼氣、生物天然氣的需求方面,仍然是以炊事、照明、取暖直接燃氣方式,或是直接用熱方式來使用,這不同于國外很多直接用于大規模發電、大規模轉換成提純壓縮以后變成天然氣用于城市、交通的替代能源。這個在我們國家我認為是一個方向,但是現在還處于一種不成熟的階段。
李景明表示,氣體能源、生物天然氣一定會向更多的功能化方向發展?,F在生產沼氣的原料來源已經逐漸多樣化,過去把關注點主要集中在農林廢棄物,比如說人畜糞便和農作物秸稈,但是現在逐漸的把這些資源或者原料的來源擴展到生活垃圾、城市餐廚垃圾以及工業有機廢水、廢渣,這樣就使得我們的原料來源多樣化,更加豐富,也使我們沼氣生產的潛力更大了。
他進一步指出,隨著科技進步和以及領域擴大,沼氣的功能在逐漸多樣化,以前可能更多的就是為農民解決他的一日三餐炊事使用,解決一些偏遠地區用電不足的照明問題,但是現在沼氣可以用來發電,為工業提供熱源,為交通提供替代燃料,為城市的天然氣管網作為補充。
“去年中國天然氣的生產量大概是830億立方米,消費量大概870多億立方米,但沼氣的生產量去年140億立方米,按照國家規劃,到2020年我們的沼氣生產能力將達到440億立方米,據有關專家或者權威機構估計,中國的沼氣或者說生物天然氣的總潛力生產能力是900億立方米。”李景明強調,在我國氣體能源不足的情況下,沼氣和生物天然氣未來在解決我國能源問題方面大有作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