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質監護農“春雷行動”,由黑龍江省質監局啟動,旨在保護農用物資產品質量,維護廣大農民合法權益。該活動發起自2007年,至今已開展了三屆。但是,2009年的“春雷行動”卻與以往有所不同,這一次,行動組成員意外地發現,以前不被注意的沼氣池竟然出“問題”了。
提起發現報廢沼氣池,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研究院(下稱“研究院”)主任舒去非十分感慨:“完全是偶然發現的。‘春雷行動’所涉及的面非常寬,工作量大,而且繁瑣。在走訪農戶家的時候,經常會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兒,開始時沒在意,后來聞得多了,就產生了懷疑。一打聽,原來這臭味兒是從廢棄沼氣池散發出來的。這才讓我們對沼氣池產生了‘興趣’。”舒去非告訴記者,“春雷行動”主要針對的是農機具、化肥、農藥、種子等涉農物資的打假及質量監察工作,對于如此之多的報廢沼氣池,如何對待和處理,一開始他們心里還真沒譜,后來工作組成員一致認為,要把全省農村沼氣工程的質量情況摸清楚,看看到底有多少報廢的池子,是什么原因報廢的。
舒去非對記者敘述:“于是,我們開始了為其三個月的調查走訪,調查工作由研究院和省質監局標準化處牽頭。同時,還要求各地市縣質監局協同作戰,并以走訪 問卷的形式,在全省展開對沼氣池的全面調查。3個月下來,我們的調查結果令人十分震驚:農村戶用沼氣池的報廢停用比率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而同時,擺在我們面前的,卻是又一個更大的難題——盡快建立新的‘農村互用沼氣工程質量標準’已是燃眉之急,刻不容緩。”
8月12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黑龍江省質監局看到了這份名為“關于全省農村戶用磚混沼氣池建設和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的書面文件。該報告共9頁,詳實記述了質監局標準化處與研究院在全省范圍內,對農村戶用沼氣工程進行調查摸底的具體情況。
參與調查的省質監局標準化處調研員齊永先向記者講述了他的所見所聞。“我們分3個小組,分別走訪三個不同的區域。我們組走訪了5個地區,20多個鄉村,80多個沼氣戶,我們在牡丹江市一些縣鄉實地考察是發現,幾乎沒有一戶沼氣池能正常使用。”
記者在這份報告中看到這樣的文字:??海林市農委早在2007年,就停止了紅磚沼氣池的建設,改用其他材料建設,受到廣大農民的認可和歡迎。在接受上級檢查中,海林農委不敢說實話,因為怕說不是紅磚建的不驗收。海林市山市鎮兩年來,就沒有使用紅磚做沼氣池,為國家和農民減少了損失,給農民帶來了實惠,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和贊揚。??全省農村戶用沼氣池90%不能使用,處于報廢狀態,有的已經被農民填實,有的是用于做菜窖,大部分處于報廢閑置狀態。
“大量報廢沼氣池的存在,歸根結底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結合我們的這份報告,我們主要提出4個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本可以避免的,但是??”齊永先所說的4各方面問題,在報告中有詳細描述:
一、不按技術標準施工,導致工程質量差,(工程)普遍存在嚴重的偷工減料問題,有的甚至采用立磚砌壘沼氣池。其原因就是個人利益驅使,為了獲得暴利,施工單位與部分政府人員相互關聯,中飽私囊,在國家和省里投入的資金中,全部用于工程使用上的資金不足一半。即使按照原標準建造的沼氣池,都不能在我省高寒地區正常使用,何況這樣做,就更可想而知了。
二、地方利益驅動。有些地方的領導明知紅磚沼氣池不適合在當地大面積建設推廣使用,但是,他們采取了欺上瞞下的手段,在當地建幾個或十幾個超標準的沼氣池,來應付上級領導的檢查,給上級領導造成錯覺,以為磚混沼氣池真的可以再我省推廣使用。
三、個別市縣的農委、能源辦乃至縣領導,沒有按照省能源辦的指示精神、實事求是地開展工作,而是采用制造假花名冊的辦法,來套取、挪用、侵占甚至私分工程項目款,導致用在項目上的資金不足,建設數量不實。
四、個別市縣的能源辦工作人員,甚至采用了更加惡劣的手段,將項目資金貪污(訥河縣能源辦主任張某已被判刑8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