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除了減排二氧化碳、節約用電,中國還可以做什么?“低碳”社會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更不意味著人類拋棄汽車、不坐飛機、遠離彩電冰箱、拒絕電燈電話,重回農耕時代就是“低碳”了。
那么,中國的“低碳之路”該怎么走?中國企業如何在“綠金時代”的大潮之下,順勢而動,發現商機?
10月15日,在黃浦江邊,世博園里,一場中外思想大碰撞將隆重上演。由權威財經日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未來之星-世博明星企業”評選頒獎晚會暨慧聰鄧白氏世博科技大調查發布會,將在移動通信館舉行。屆時,世博官員、國家館館長、企業界精英將齊聚一堂,為中國未來出謀劃策,為企業“點石成金”。
誰是中國企業的“未來之星”
1878年世博,愛迪生發明的鎢絲電燈,讓人類與光明更近了一步;
1889年四輪汽車在巴黎世博會的成功展出,宣告了汽車時代的開始;
1962年西雅圖世博會上,首次展出了航天器;
……
世博引領科技,科技改變生活。
上海世博會在世博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低碳世博”,低碳不再只是一個概念,一場真真切切的“生態革命”正在萌芽,其“原動力”,和工業革命一樣,歸根結底依然是科技的革新。
在上海世博會上,將有哪些高科技走入尋常百姓家,改變我們的未來呢?在中國的企業中,哪些企業搶跑在“綠金”時代的最前線?在本次世博上,哪些企業在踐行綠色高科技方面,最受世博觀眾好評?誰是中國企業的“未來之星”?
在上海世博會后期,《每日經濟新聞》聯合慧聰鄧白氏研究及網易共同進行了“2010上海世博會科技展示調查”,對世博場館最新低碳技術、移動通信技術、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新技術的來源與企業支持進行了專業、深入、細致的分析,同時對觀眾最喜愛的科技成果、最值得期待的世博技術進行排名。
調查以騰訊網、上海熱線、網易為平臺,采用在線問卷、場館觀眾現場提問方式展開,收回有效數據樣本數萬份,調查范圍覆蓋全國。
在《2010上海世博會科技展示調查報告》的基礎上,以數據為支撐,由網民進行再次投票,評選出涉及數字終端、IT、信息通信、新能源、智能交通、房地產、汽車方面的“未來之星-世博明星企業”。
“未來之星”將花落誰家,10月15日,是最終掀開紅蓋頭的時刻。
中國的低碳之路怎么走?
在10月15日的頒獎大會上,還將舉行“中國低碳之路怎么走”及“綠金時代的商業機會”兩場主題論壇。
西方已進入“后現代主義”時期,很多城市不再追求高樓大廈,那么別墅生活是不是意味著“低碳”呢?田園生活為何是每一個城市人的夢想,這個夢對有13億人的中國來說有現實意義嗎?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開始興起自行車熱,而中國正在加速步入汽車社會,在這個當口,低碳潮流之下中國該如何選擇?是轉頭重回自行車王國,還是選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又將帶來哪些新的問題?新能源汽車真的就“低碳”嗎?新能源會不會帶來新的污染?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又該如何在低碳之路上,進行政策扶持,推動企業發展?
“中國低碳之路怎么走”主題論壇將邀請政府官員、各國家館館長暢談人類未來,聽取在低碳方面走在世界最前沿的國家經驗介紹,博采眾長,探尋中國方向。
“綠金時代”的商業機會
上海世博會“燃起”的低碳理念風靡全球!2010年,無論是對中小企業還是對跨國公司來說,“低碳經濟”之路充滿商機。為了借力世博效應,長三角的一些企業已經先知先覺,成為低碳的先鋒力量。
但是,“低碳經濟”之路,對另一些企業卻充滿荊棘。在9月初開始的全國拉閘限電,強制節能減排的行動中,江浙一帶的很多制造型企業傷痕累累。
“低碳”環保,對人類長遠來說是福,但企業如何化解短期環境成本壓力?企業如何把握“綠金”時代的商業機會?
“綠金時代的商業機會”主題論壇將邀請低碳先鋒企業,講述成功經驗,分享商海掘金技巧,發現未來利潤增長點。
世博館長訪談錄
零碳館館長陳碩:傳統能源足夠貴時 低碳技術會更有效
零碳館是中國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館館長陳碩此前是英國零碳中心生態建筑師,上海世博期間,與英國合作零碳館項目?!睹咳战洕侣劇?以下簡稱NBD)就節能技術、新材料應用等話題對他進行了專訪。
NBD:貴館的建設具有哪些特色?
陳碩:我們零碳館是這次世博會所有場館中,唯一一個以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為主題的場館,將全球節能減排的新技術在此作了集中呈現。
NBD:零碳館應用了哪些最新科技?
陳碩:零碳館是唯一能通過太陽能提供絕大部分電力需求的場館,并且綜合使用風能、食品和食物生物能來發電應用。
NBD:這些技術是否已經在社會上應用?
陳碩:一部分在中國有應用,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能源等。這些技術的難點主要體現在成本控制上,這需要一個實現周期,當傳統能源的價格變得足夠貴的時候,這些低碳技術體系就會變得非常有效。
NBD:您認為本屆世博會在節能技術方面有哪些比較突出的科技成果?
陳碩:太陽能發電,光、熱驅動空調制冷的技術體系等。而江水熱源泵系統與傳統水冷式冷水機組加鍋爐相比,可節省10%~30%的費用。
NBD:本屆世博會在新能源技術方面有哪些比較突出的科技成果?
陳碩:從零碳館而言,太陽能、能源、風能、生物質能源等的應用都體現了新能源方面的科技成果。比如光伏發電,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的輻射能力轉換為電能,零碳館運營所需的電能就來源于該技術。
NBD:新材料應用方面,您認為本屆世博會有哪些比較突出的科技成果?
陳碩:來源創科的納米涂料,還有采用新型pp材料鑄造的垃圾桶、回收箱可以吸收陽光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保障箱體的使用等都是新材料應用方面的科技成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