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海婷 實習生 魏懿)在密集視察了惠州、東莞和深圳的石馬河流域污染整治情況后,9月14日上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歐廣源率領的視察代表團與三地政府負責人在深圳召開了石馬河污染整治工作座談會。處在石馬河上游的深圳,被認為應當主動承擔責任,更為積極、務實地控制和推動區域內觀瀾河(石馬河上游)污水治理,“不能只停留在紙面”。
觀瀾河整治初見成效 年內啟動4座污水處理廠
觀瀾河是東江一級支流石馬河的上游,加上另外五條獨立小支流,石馬河在深圳市境內總集雨面積達到了259平方公里,其水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廣東及香港4000多萬人的飲水安全。 “20年前,觀瀾河還是可以游泳的,但是10年前,這條河就開始重度污染了。” 歐廣源在會上流露出惋惜之意。
深圳市副市長唐杰表示,深圳市為了解決觀瀾河的污染問題,從污水處理、源頭控制、監管、清理污染源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心血。“近10年來,盡管觀瀾河流域的GDP和人口增長迅猛,但流域污染沒有同步增長,主要水質污染指標基本控制在2001年水平。”
據悉,深圳已建成龍華、觀瀾、坂雪崗、平湖等4座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每天29.5萬噸。今年,又動工建設平湖二期和鵝公嶺兩座污水處理廠,并提前啟動龍華二期、觀瀾二期等污水處理廠工程的前期工作。預計4座污水處理廠建成后,流域內二級生化總處理能力將超過流域的污水總量,達到每日85萬噸。除了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管網建設也被納入到污水整治日程表。
在13日的視察中,歐廣源對深圳龍華污水處理廠的商業運營模式感到滿意。會上,他特別強調深圳引入市場機制搞污水處理是“很成功的做法”,雖然污水處理不能完全市場化,但政府要提供一個平臺,“只要合理引導,完全可以形成一條產業鏈”。
工廠密集人口猛增 深圳觀瀾污水治理壓力明顯
省人大代表們13日視察深圳觀瀾河企坪斷面時,對觀瀾河水質的“進步”表示肯定,同時認為“水質有好轉,但是還未達到質的好轉”。
唐杰表示,深圳境內無大江大河,為嚴重缺水城市,為保障供水,河流上游均已建成山塘水庫蓄水,下游缺乏清潔水源補充。目前,觀瀾河污水量是河道徑流的6倍多,旱季河道里基本都是生活污水,治理難度大。此外,深圳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目前觀瀾流域污水二級生化處理率僅為55%,還有20多萬噸污水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盡管石馬河流域一帶是深圳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勞動力密集型、耗水型企業占一定的比例。現流域內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1萬人,產生的污水比10年前增加了約50%,環境壓力巨大。
林木聲也指出:“部分企業未批先建、擅自擴大生產規模、超標排污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對部分違法排污行為又未能及時查處,以罰代管的現象比較普遍。”
人大代表諫言:深圳治污不能停留在紙面
根據深圳市的下一步的治污部署,2011年上半年將新增二級污水處理能力10.5萬噸每日,2012年新增45萬噸每日,實現流域內旱季污水100%處理。在流域內形成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網,并實現每年升級改造或關停清退10%的重污染企業。
“流域污染要綜合治理,不單單是一個市的問題。流域污染要全流域治理。”在 聽取了三個城市對石馬河流域污染整治情況的匯報后,多位省人大代表表示,由于協調不足,三市污水治理不同步現象明顯,污水治理進度在各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處于石馬河上游的深圳,被指“特別應該加快進度”,為石馬河流域污染治理承擔更多責任。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環資委副主任委員潘大林認為,東莞花了160億整治石馬河,但是如果上游不交好的水質給下游,東莞市政府投再多錢也不能解決問題。而“從年初到現在,深圳29.5萬噸污水的處理能力一直沒有變化。”他表示,2009年,深、莞、惠三地就曾聯合簽署綜合治理計劃書,明確規定深圳2010年污水處理能力達到80%,顯然,這一目標并未實現,他要求“深圳的污水處理不要停留在紙面”,并建議省政府實行問責制,分階段實施,到2012年“算總賬”,給沿岸人民一份滿意的答卷。
來自深圳的代表,省人大環資委委員、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劉德全認為,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加大產業轉移的力度,才是治理污染根源。“如果還按現有模式發展,即使是建好污水處理廠,2020年也不可能到達到三類水標準。”
石馬河治污時間表已排出 治理不力將問責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歐廣源對潘大林等多位省人大代表的意見和建議表示贊同,他表示,石馬河污水治理雖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任務仍然艱巨。他還特別指出,深圳應主動履行特區責任,希望深圳在調整結構,管廠建設上加大力度,爭取在2012年按計劃完成治污目標。
他現場對深莞惠三市給出了整治石馬河的明確時間表:今年石馬河流域內深圳、東莞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率、處理率均要達80%以上,惠州達70%以上,到2012年三市均達到90%以上。
要求深莞惠三市要加快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從源頭上解決污染問題。“對262家重點污染企業要以鐵腕限期整治。改變流域內重污染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密集的不合理布局,減輕流域粗放發展帶來的環境壓力。釜底抽薪,做到水凈源清。”
此外,歐廣源和林木聲都在發言中提出要把石馬河污染整治目標和任務及交接斷面水質達標情況納入環保責任考核和珠江綜合整治體系,按年度進行評估與考核。“對考核不達標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將予以追究責任。石馬河整治規劃、方案及進度要向全社會公開,主動接受人大代表和群眾的監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