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委員會,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下稱《決定》),這是自新興產業概念提出以來最權威的文件。《決定》確定了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將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七個產業列為現階段的重點發展對象。
此外,此次會議明確提出將“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
不過,此次出臺的七大新興產業,與此前溫家寶總理提出的名單有所出入。生物育種、新醫藥以及近來炙手可熱的物聯網等都未在入選名單中,取而代之的是高端制造產業、生物及新一代信息技術。
業內專家表示,這種調整更加宏觀,覆蓋范圍增大。由于七個新興產業都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種調整為將來新興產業擴容預留好足夠空間。
新興產業擴容
2009年9月22日至23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了三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座談會,會上邀請了多名院士、教授、行業專家、企業和行業協會負責人,就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等七個產業的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在隨后公布的會議公告中,這七大產業被表述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首次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
之后,在11月3日召開的首都科技界大會上,溫家寶總理發表了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在這篇長達1.2萬字的演講稿中,溫家寶總理指出了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標準和方向。不僅對上述七大產業做出更為具體的解釋,同時也提出了海洋、空間和地球深部資源的利用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