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吞精做爰啪啪高潮,亚洲欧美春色,中文亚洲视频在线,九一成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結構性產能過剩:新能源狂潮下的隱憂

發布時間:2010年9月8日 來源:騰訊財經

....

    今年年初,發改委委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產業政策研究室,對國內主要30家汽車企業集團進行了第五次產能情況調查。


    調查的結果顯示,30家汽車企業集團2009年年底形成的整車產能為1395萬輛,2015年年底規劃產能為3124萬輛,而各地方政府對“十二五”末期的汽車產能規劃已遠遠超過這一數字。


    9月4日,在“201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再次對汽車企業快速擴張式發展提出了“將加劇產能過剩風險”的警告。而去年此時,陳斌在同一場合曾經提醒企業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汽車工業產能過剩的苗頭”。


    時隔一年,發改委對汽車工業產能過剩的用詞加重了許多。


    “產能過剩出現的原因可能是市場信號失靈,企業很難準確預測市場需求,導致盲目投資行為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將會導致市場惡性競爭、企業經濟效益下滑、工廠開工不足等一系列問題,會嚴重阻礙汽車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甚至對宏觀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陳斌的要求很明確,各地方政府加強對汽車行業產能及產能利用率的檢測,堅決抑制汽車工業產能過剩,防止企業以新能源汽車為名上傳統汽車項目。


    業界認同結構性產能過剩


    發改委的產能過剩警示,并沒有得到汽車業內人士共鳴。


    “現在一些合資企業車型需要加價才能提車,許多車企一天三班倒也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這樣的市場狀況如何讓企業相信我們的產能過剩了?”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認為,產能過剩的表現應該是市場需求不旺,企業產品庫存積壓,降價政策也帶動不了汽車銷售,而目前的汽車市場情況是產銷兩旺。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汽車產銷報告顯示,8月,全國汽車產量完成120.42萬輛,環比降低2.74%,同比增長10.15%;銷量完成121.55萬輛,環比增長15.09%,同比增長55.72%,在經歷7月銷售低谷之后強勁反彈,提前進入銷售旺季。汽車庫存周期為57天,比7月減少1天,逐月增長勢頭得以遏制。


    在業內人士看來,產能過剩是一個相對的、結構性概念,不能只看生產能力和可能的總供給量,更要看市場有多少需求。而由于需求是一個變量,不容易準確測定,所以產能過剩往往具有階段性、結構性的特點。


    從今年上半年汽車企業根據市場變化調整銷售目標的行為來看,產能過剩對個別車企而言或許是一個準確說法。


    東風本田副總經理劉洪的角度是:有的車企去年銷售40萬輛,今年把銷售目標定在80萬輛,這種過度“拔高”的行為就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而有的車企現在加班加點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所以產能過剩的風險涉及到企業的產品質量、結構能否適應當前的市場需要,它所隱含的意義是產品品質能否在市場競爭中取勝。


    在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看來,產能過剩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市場調節。“現在汽車企業一般都有自主權,它們可以根據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調整銷售目標。”


    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出現了增速放緩的情況,有的車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調低了產銷目標,但有的車企根據自身的盈利情況卻將年銷售目標調高。


    比如東風汽車集團根據下半年將有多款新品上市的計劃,將今年的銷售目標由原來的165萬輛-170萬輛上調至180萬輛。今年上半年,該集團的凈利潤為65.29億元,同比增長22.70%,為國內盈利最多的汽車企業。


    控制產能與市場化洗牌悖論


    據了解,目前工信部公布的產品目錄涉及近100家汽車企業,其中十余家車企的產量為零,許多車企的年產量在1萬輛以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名譽會長胡信民認為,大車企產能供不應求,小企業產能空置的現狀,說明所謂的產能過剩是結構性過剩,這就需要通過“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


    結構性產能過剩的背后,一方面是車企之間實力差距的顯現,另一方面也有地方政府對汽車產業發展盲目支持的推波助瀾。華泰汽車的一位高層曾對記者說,國家出臺抑制房地產市場過快增長的政策之后,許多地方政府就瞄準了能顯著拉動GDP增長的汽車產業。


    “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能讓汽車企業項目落戶,經常打出土地免費、稅收減免、擔保貸款的優惠政策招商引資、盲目建廠,但對企業的后續發展能力并不關心,這就使得一些市場競爭能力并不突出的汽車企業‘擴張動作’頻頻上演,但由于企業的產品質量不高、市場需求有限,所以新建的汽車工廠幾年之后就出現了產能閑置的狀況。”


    據了解,目前我國約有20個省市開始開發生產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達到百余家,全國約有三分之二的省區市把汽車當成“支柱產業”。尤其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出臺后,很多地方政府借新能源之名上馬汽車產業。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GDP效益帶來的結構性產能過剩無需政府出臺強有力的調控措施,通過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調節機制,就能加速汽車行業洗牌,推動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優化汽車產業結構,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真的出現產能過剩也未必是件壞事。


    發改委提出抑制產能過剩的警示,對部分中小汽車企業而言將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間的結構調整中遭遇淘汰的命運,同時近期頻頻上演的自主品牌汽車產能擴張運動,也有可能遭到遏制。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在闡述“十二五”規劃的總體思想時提到,汽車產業中的兼并重組可以集中在排名前30家的車企間完成,后70家產能過剩或產能空置的車企可以不考慮在并購的范圍內,而是通過市場競爭進行逐步淘汰。


    “并購生產資質差、產品競爭力不強的汽車企業對優化汽車產業資源的貢獻度不大,這些企業應該通過‘無形之手’逐步退出汽車產業。”董揚說。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崇礼县| 德兴市| 正镶白旗| 乐都县| 穆棱市| 陆丰市| 贺州市| 云林县| 郴州市| 岑巩县| 富阳市| 宿迁市| 武清区| 西峡县| 嘉荫县| 古蔺县| 琼结县| 若羌县| 鹤峰县| 宁蒗| 长沙县| 三台县| 涡阳县| 防城港市| 益阳市| 桃园市| 邵阳县| 临沭县| 渝中区| 云和县| 宝坻区| 肥城市| 海南省| 喀什市| 雅江县| 英山县| 望谟县| 惠水县| 松江区| 上栗县|